法国报纸摘要

中国欧盟商会:产能过剩恶果威胁中国与全球经济

发表时间:

周二出刊的法国各大日报头版关注焦点各有侧重。例如:右翼大报《费加罗报》议论在取消恐怖嫌犯法籍与工作修改法案争论的背景下,法国社会党内目前充斥对总统奥朗德的怀疑论;另一方面,伦敦市长约翰逊( Boris Johnson)高调表态支持英国脱离欧盟,并且说公投是“一生一次的机会,投下真能有所改变的一票。” 这令他成为该报首页的风云人物。

广告

有关中国的报道,主要见于经济报纸《回声报》。该报驻京记者Alain Ruello发来主题为工业产能过剩是中国经济踩刹车的一大原因。这篇文章指,中共中央政府过于自信的结果反而令地方政府保护主义盛行且债务累累。

而这一点可以从目前中国工业利用率指数来看,不论是在钢铁、铝合金、炼油还是造纸等等,产能过剩的现象自2008年大幅提高了百分之十以上,完全不符合全球实际的供需,其中又以钢铁工业为最,中国当今的产能几乎是邻国日本、美国的两倍,同时也是印度和俄罗斯加起来的两倍,不得不叫人晕眩。

中国近三分之二的铝合金工厂所花费的金钱也远超过所赚来的利润,且为之更甚的是,在2011年到2012年间,中国制造的水泥比美国20世纪的总生产量还要多。

昨天周一,中国欧盟商会主席伍特(Joerg Wuttke)在北京表示,中国工业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不单单是国内经济问题,同样地也威胁到全球经济。他称:“简单而言,我们已经从糟糕过渡到坏透了的阶段。”而此一警钟其实早在六年前就开始敲响了。

这篇文章续称,中国政府一再保证要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那么如今这种局面是如何来到我们面前的呢?伍特解释说,主因在于北京过度自信,低估2008年的金融危机对出口的负面影响。

中国欧盟商会在22日发表报告说,中国产能过剩已经招致不断增长的贸易紧张,比如在钢铁行业。中国出口到欧盟的钢铁在2015年同比增长了41%,而国内的产能利用率─即生产中实际使用的产能─则从2008年的80%跌到2015年的67%。

该商会的报告同时认为,地方保护主义是导致近年中国产能过剩恶化的一个主要原因。 就此,伍特表示,大部分问题都出现在地方政府保护的行业。

文章引用中国欧盟商会报告的话称,“中国制造2025”也可能产生新的产能过剩。这项计划旨在提升中国的制造业水平和科技含量。报告亦强调出,在中国那种认为“一带一路”和亚投行解决产能过剩问题的想法可能有所误导,它们在吸纳过剩产能方面的作用有限。

伍特说:“我认为这个想法被有些人绑架了。他们希望通过一带一路和亚投行来推迟解决产能过剩的决定,把它们做为一种安全阀。” 他遂而建议中国政府应该从根源上解决产能过剩的问题,比如改革财政体系,让地方政府有更多资金选择,同时严格限制地方政府对国企的补助;并表示说,这样的目标不会很快见效,因为这需要在各方面包括政府内部多层次进行改革。

除此之外,伍特表示,如果今年稍后有一些进展,比如欧盟和中国谈判已久的双边投资协定能落定,中国获得欧盟承认市场经济地位的机会或能得益。

据悉,欧盟国家目前对给予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立场分歧,但中国方面却认为根据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的入盟规则,中国将在2016年年底自动获得市场经济地位。

文章结语称目前实际的情况是:由于中国在推动实现经济市场化上的努力尚不足够,欧盟国家将很难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另外,欧洲议会内部也普遍认为,中国正在挑战欧洲的就业市场。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

浏览其他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