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 健康与科技

中国固定资产投资创新低 经济下行压力不减

发表时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在每个月的中旬公布中国经济的一系列统计数字,周一公布的有关中国国家固定资产投资以及民间固定资产投资的统计数字引发关注。所谓固定资产,用中国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经济术语来说,也就是基础建设,中国政府从九十年代开始使用固定资产项目资本金制度,固定资产投资反应了公共投资在基础设施中的投资状况。公共投资幅度的大小与中国经济转型之间的关系不言而喻。

生态、健康与科技
生态、健康与科技 © 网络图片
广告

中国国家统计局今天宣布,中国 前五个月,也就是1-5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9.6%,创2000年1-5月以来新低,当时的增长率为9.5%。 而民间同一时间的固定资产投资却仅增长了3.9%;比去年同期降低了3.4个百分比,而同2015年的12.1%的增幅相对比则是直线下滑。

统计局在新闻稿中指出,国内经济结构调整阵痛仍在持续,经济仍存在下行压力,下一步将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更加重视创新驱动和支持实体经济发展,努力确保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

中国国家统计局发言人盛来运特别就民间投资急剧下滑解释说,民间固定资产投资放缓显示经济动力不足,原因包括产能过剩挤压利润,产能过剩行业的投资大幅下滑,政府仍限制私人投资某些领域,私营部分仍然难以获得融资等。中国政府正努力加快改革,刺激私人投资,但改革的步伐还没有快到能促进民间投资。私人投资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并不意味着经济将放缓。

法新社评论说,中国官方公布的固定资产投资数字远远低于此前彭博通讯社预估的10.5%的增幅。中国政府推动的向市场以及服务行业转型的经济模式进展艰难,尤其是在负债累累的重工业。今年三月以来,中国经济曾经显示一些积极的现象,但是,现在看来,这些由刺激经济政策带来的积极效应难以持久。不过,彭博新闻社的中国经济专家却向法新社表示,就目前而言,中国经济状况总体稳定,工业生产与居民消费增幅稳定,这为中国的决策者们提供了足够的时间来推动供给则经济改革。

观察家一致公认固定投资增长下滑再度显示中国经济面临严重下行压力。华尔街日报则强调民间固定投资的急剧下滑将迫使中国当局迅速出台对策,例如,进一步扩大基建支出,或者下调银行存款的准备金利率,以此确保政府所制定的今年6.5%-7%的经济增长目标。因为民间投资很难迅速提高,必须通过政府出台措施调节。路透社引述摩根士丹利首席经济学家章俊指出:民间投资对经济冷暖的敏感性更高,此轮经济复苏小周期更多的是政策性因素推动,因此在看到国有企业投资大幅反弹的同时,实体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依然 不足,很难激发民营企业的投资热情。此外,传统意义上对民营企业开放的竞争性行业都存在产能过剩的问题,以及希望进入的又存在行业准入门槛过高等一系列困 难,所以这些都造成民间投资下滑比较严重。

不过,也有观察家指出,民间投资下滑或许同中国资本近期大量投资海外以及与人民币贬值有关。

事实上,路透社报道说,随着第一季度经济增速放缓至七年低点6.7%,中国政府已经开始向市场投放大量信贷,同时扩大财政支出,其中信贷投放规模已经超过2009年初全球金融危机最严重时期的水平。

但经济学家分析指出,这种短期解决方案可能会加剧中国已然严重的债务问题,并带来产能过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周日就提出警告说,中国债务总额与国内生产总值(GDP)之比已经从2007年的160%攀升至大约225%。

那么,要维持经济增长,是应该扩大投资力度?还是应该进一步调整利率中国经济是否还有进一步举债的余地?观察家们都拭目以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下载法广应用程序跟踪国际时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