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回归20年成为一国两制乖宝宝皆因当年葡国“无能管治”
发表时间:
澳门这个月20日将庆祝回归20周年,但外交政策杂志指出,没有人比北京对这个日子赋予更大的意义,尤其是同样是一国两制下的香港历经了六个月全球关注的反政府示威。澳门成为了北京向台湾唯一足可示范的成功一国两制模式。根据文章指出,澳门对北京言听计从,完全有拜当年宗主国葡萄牙政府的无能管治,经历了一个世纪夏威夷大学教授克莱顿(Cathryn Clayton)形容是里斯本“不幸帝国主义”的管治(hapless imperialism)。
外交政策的文章指出,澳门人口比起香港的十分之一还不到,很容易受到经济或社会政治力量例如投资和移民的影响。但澳门今天之能够成为一国两制下的听话小孩,真正的理由在于其独特的历史。
经历过葡萄牙政府管治的澳门人,今天没有几个会怀缅当年的日子。澳门人对本身是中国人的身份认同,一直维持在高的水平,原因就是葡国没有给他们其他的选择。英国殖民政府对香港所采用相对是励精图治的作为,正好反映了葡国殖民主义的特有的弱点,而中国则借此而找到机会,早在澳门回归之前,已经巩固其在这个葡国殖民地的地位和力量。
文章指出,葡国管治控制澳门,其实是一个有误导性的概念。就算葡国正式在1887年从当年清朝取得对澳门的管制权,里斯本政府对澳门的管治却经常受到当地不同利益团体的挑战,他们包括黑社会、贼匪和大陆政府,而他们之间的对利益的征逐亦难免蚕食了葡国的管治。
1966年文化大革命的狂潮延伸到澳门和香港,但对澳门而言,地方政府对当时的示威和暴乱手足无措,对左派示威者和甚至广东省政府的要求可说是全面投降,直接反映了里斯本在上世纪后50年对这块殖民地的无能管治,而大陆方面则趁此集会赶走了国民党在澳门残存的剩余势力。
有些学者指出,1966年左派暴动可说是澳门与香港的命运开始各走各路的一个分水岭。文章指出,香港的殖民政府对本身所面对的左派示威者采取严厉的反击,进而重新改组当时的警队,成为今天一般人所说的“亚洲最好警队”。澳门的殖民政府却刚好相反,几乎要乐于将澳门的管治交给中国大陆,对澳门的诸多问题从而置身事外。葡萄牙在1974年经历过一次政变,之后更开始对澳门实施无为而治,使得很多澳门人觉得受到抛弃,正如一名澳门立法会议员形容所“葡萄牙政府根本不想管治澳门”。
从此之后,无论在教育和经济方面,澳门和香港的发展可说是各有造化,例如葡萄牙语虽是澳门的官方语言,但从未在社会层面普及,反观香港,在1993年的一次调查显示,有七成港人懂得英文。
而清廷在1841年正式将香港割让给英国之后,澳门的经济因而受到影响,最终导致澳门当局开放赌博为了库房收入的来源。赌场无异可以让这个葡国殖民地蹒跚前进,但大众澳人却未能因此尝到甜头。
文章最后指出,尽管不少人相信,殖民统治最终的目的就是掠夺当地资源而不需要一个有为的政府,里斯本政府对澳门的无能管治为中国插手影响澳门制造了一个乘虚而入的机会,在回归之后很快就可以提升澳门的经济发展和市民生活的水平。
但伦敦对香港的励精图治却为这个殖民地的市民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幸福感(level of well-being),抵消了殖民管制所带来的若干缺失,例如港人没有普选的政治权利。文章指出,如果北京真诚地要赢得港人的人心回归,它不妨考虑把自己当作是一个有效的殖民地管治者。
电邮新闻头条新闻就在您的每日新闻信里
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