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報紙摘要

中國挑起稀土大戰

發表時間:

《費加羅報》經濟版今天刊登記者撰文,評述中國限運稀土引發的憂慮。文章認為,北京挑起稀土大戰反而加快了全球稀土開發的步伐。“稀土大戰”甚至越過太平洋而波及美國,引起更大範圍的貿易戰。美國已在考慮今後轉而注重本土資源開發;德國也制訂了本國“確保稀土供應戰略”;而幾乎與此同時,日本與越南宣布將在月底簽署協議,共同開發稀土資源。

廣告

今天出刊的法國各大報紙,幾乎無一例外全都在頭版頭條刊登昨晚參議院通過政府退休改革法案的消息,以及此一法案連續引發高潮的相關評論。

國會通過退休改革法案,社會風潮不息

知識界報紙《世界報》頭版的大標題是:“退休改革,強行通過”。右翼報紙《費加羅報》則稱,幾個月來,一連串的罷工示威和堵截油庫,“法國人都厭倦了”。左翼《解放報》的頭版頭條標題說:罷工者不會“停止封鎖油庫而去渡假”。《巴黎人報》頭版則追問,罷工造成的經濟損失“誰來買單”?法共《人道報》幾乎是在號召繼續戰鬥,該報頭版頭條的大標題是:“衝突不會停止”。

《費加羅報》:中國挑起稀土大戰

《費加羅報》經濟版首頁今天以“中國挑起稀土大戰”為題,發表該報駐北京記者拉格蘭奇的評論文章。文章認為,北京在處理中日釣魚島外交危機過程中實施對日限運稀土,是亮出“殺手鐧”,挑起了稀土大戰;此舉震動了日本和其他國家,但另一方面也加快了全球應對稀土危機的措施,不少國家紛紛提出開發稀土計畫。

文章指出,所謂“稀土”其實並不稀,世界許多地方都有蘊藏,只是經濟開發較少而已。以目前產量而論,中國堪稱“稀土大國”,佔全球產量95%。稀土廣泛應用於高科技工業,包括民用及軍事用途。但自從今年9月7日中日之間爆發釣魚島撞船風波以來,中國越來越限制稀土出口,以此作為處理危機事件的一件武器。

文章指出,中國經改之父鄧小平早就說過,中東有石油,中國有稀土。而中國對稀土的控制並非始於昨日。從2005年起,北京就已制訂嚴格的配額措施了,每年減少稀土出口5%到10%。只是到了今年7月,北京才決定大幅削減稀土出口,限定2010年下半年削減幅度達到72%。而據中國官方英文報紙《中國日報》最近透露,中國考慮明年還會繼續實行稀土限運,削減出口配額至少30%。北京否認了這條消息,並稱中國的稀土資源儲量從1996年到2003年下降了37%,照此下去,15年或20年後中國稀土資源可能會枯竭。北京的這番解釋,並未能減少外界對中國挑起“稀土大戰”的猜測和憂慮。

《費加羅報》文章指出,這場稀土危機並不限於中日之間,北京挑起的“稀土大戰”甚至越過太平洋而波及美國,引起了更大範圍的貿易戰,導致“經濟民族主義”擡頭。從10月18日起,美國除了五角大樓展開美國軍事工業是過於依賴外來稀土的調查之外,還考慮今後轉而注重本土資源開發;而美國政府為了反擊中國暗中補貼綠能工業,也開始研究與世貿組織規則不相抵牾的限制措施,限制中國出口產品進入美國。幾天後,德國也宣布制訂了本國“確保稀土供應戰略”。而幾乎與此同時,日本與越南宣布將在月底簽署協議,共同開發稀土資源。這一系列動向顯示,中國挑起的稀土大戰,反而觸發和加快了全球範圍開發稀土的步伐。

華盛頓側擊北京軟肋

《費加羅報》經濟版今天還刊登一篇有關20國集團財長會議的評述文章,文章標題是:“20國集團:華盛頓側擊北京軟肋”。這篇由該報記者從韓國發回的報道指出,出席慶州20國集團財長會的美國財長蓋特納改變了策略,暫時放下人民幣彙率問題不提,轉而攻擊中國和其他出口大國貿易出超,。特納這一招很厲害,其實是想一箭雙鵰,在距離20國集團首爾峰會還有三周之際,在貿易出超問題上側擊北京的軟肋,是為了最終迫使北京讓人民幣升值。

文章分析說,蓋特納繞過人民幣彙率問題,提出新建議,要求20國集團中的貿易出超大國在2015年之前將出超額限制在4%,是想尋求一個北京能夠接受的方案。華盛頓已經注意到,幾個月來美國在人民幣問題上的輪番炮火併沒有奏效,只能另打一個牌局,把力量轉到貿易出超問題上來。而美國暗中揣測之後,認為這一戰略奏效的機遇較高。因為北京正在把經濟中心轉向國內市場,而在貨幣問題上卻始終不肯讓步,美國有關限制貿易出超額的新建議或許對北京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台階。但《費加羅報》文章也指出,儘管美國在貿易出超問題上亮出新招,但預定下個月在首爾召開的20國集團峰會也籠罩着失敗的陰霾。

《世界報》今天發表一篇由該報記者彼得羅萊蒂撰寫的“亞洲來信”,標題叫做“追尋達賴喇嘛的足跡”。這是一篇類似西藏遊記的文字,作者描述了他在藏地遊歷的見聞。文章指出,達賴喇嘛在西藏的影響力並不因為北京的高壓政策而消減,雖然中國當局禁止藏人私藏或懸掛達賴喇嘛的肖像,但你在藏地到處走,都可以看到藏人始終擁戴達賴喇嘛並懸掛他的肖像,而且越來越公開。
 

瀏覽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