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起追夢-南周加油”。中國《南方周末》新年獻詞事件成為法國媒體開年大事。不論大報、小報,從年初開始追蹤報道了中國知識分子、維權律師,特別是年輕一代抗爭政府對媒體的管制、對言論自由的鉗制。《費加羅報》在1月8日的文章標題是“中國颳起反抗管制媒體之風”;《世界報》相關文章標題是“撤換新年獻詞引發中國網民的憤怒”;《國際信札》在1月9日文章中詳細介紹了廣東中宣部如何撤換南周新年特刊中新年獻詞的經過。
《巴黎人報》在第一時間報道了當局查封、審查兩個要求中國走上憲政之路的刊物。一些知名和不知名的網站在陸續報道南周風波時,把重點放在了日益壯大的聲援活動。“全球之聲”有一篇文章的標題是“中國記者罷工-對新聞管制罕見的嘲諷”
我們從法國媒體上經常可以看到年輕人用大白口罩封住自己的嘴,口罩上被打了叉的“言論”“自由”,預示着當局對媒體的打壓。但聲援的年輕人手中舉着“向堅守職業倫理的南周、南都記者、編輯致敬”!“南方報系管理層不能辜負讀者的信任;不能辜負員工的新聞理想”!在一些文章中,法國記者把獲得的視頻貼了上去。有的視頻對話音質很差,但我們從中仍可以聽到圍繞南周事件引發兩派勢力的爭吵。“全球之聲”網站刊出的視頻上,支持南周記者的人們齊聲高喊“我是南周”!!!
《國際信札》在一篇文章中介紹說:“辭舊迎新。2013年一月一日,連續加班熬了三個通宵的《南方周末》5名編輯返回家中休息。”1月2日仍為中國的法定假日,南周的編輯和校對最後一天休息。
1月3日,當編輯們看到每年的新年獻詞重磅文章時,以被改得面目全非。大禹治水成了2000年前的故事;眾志成城的城錯為“誠懇”的誠;文意不通的語句,“歷經半個多世紀共產黨人建國的苦難輝煌”等。在南方周末2013新年獻詞第二段“這是我們第一千零五十七次和你相見”,頭版上寫的很清楚,這是“第一千五百零七期”。
而最關鍵的是,初稿中《中國夢,憲政夢》的主旋律變為了大段大段的“歌功頌德”。
由黃燦推出的“中國夢”的基調是這樣的:
“中國人本應就是自由人。中國夢本應就是憲政夢。憲政之下,才能國家持續強盛,憲政之下,才有人民真正強大。兌現憲政夢想,才能更好地外爭國權,維護國家的自由;才能更好地內爭民權,維護人民的自由。而國家的自由最終必得落腳於人民的自由,必得落腳於人人可以我口說我心,人人可以用心做美夢。
生而為人,誰能不熱愛自由?這自由,不僅是權利針對權力而言,也是寬恕針對報復而言,是般若針對無明而言,是仁愛針對暴虐而言,是有道針對無道而言。”文章最後部分的“一句真話能比整個世界還重,一個夢想能讓生命迸射光芒!”也被拋到了九霄雲外。
這些膾炙人口的段落被刪改了。《國際信札》問道:“那麼,到底是誰、又是怎樣修改的中國夢呢? ”
奉上級命令,報社兩人利用休息時間對編輯部的初稿進行修改。
被省宣召見的有兩個人,一是《南方周末》總編輯黃燦;再是常務副總編輯伍小峰。廣東省委宣傳部兩個人直接插手了修改過程。一是省委宣傳部副部長兼南方報業傳媒集團黨委書記;二是省委宣傳部新聞處處長。
《國際信札》介紹說,署名戴志勇的新年獻辭《中國夢,憲政夢》共約2000字,由總編輯黃燦於12月中旬提出“中國夢”曾是2013年獻詞中的關鍵詞,該版本主軸是論述如何落實憲法、實施憲政。獻詞初稿以“中國夢當下到了哪個階段?現階段的中國夢應該是什麼樣一個夢”等問題。幾遭修改的原因,按照黃燦的分析是,“過多提及了憲政”。
在省宣的要求下,1日傍晚,《南方周末》照排人員從已經發排完畢的版樣複製又發到省委宣傳部新聞處郵箱,新聞處審後發回稿子被刪除幾十字、加入一百多字。這也就是2013年1月3日刊登在頭版的““我們比任何時候都更接近夢想”的新年獻詞。
黃燦和伍小峰與省宣人員會面的第二爭議是封面插圖。省宣要求撤版。而黃伍認為封面大圖沒有政治問題,換掉會引起反彈。副部長說如果一定要保圖必須縮小並加一個說明以限制和解說大禹治水精神,如從大禹治水精神,到共產黨人井岡山精神到改革開放精神等。
黃燦讓伍小峰在現場記錄並草擬了一個文本交新聞處,伍小峰用手機草擬了一百字左右的短信發給另一位處長。1月1日當晚該處長手機發回改定稿,對夢想的闡述增加,改變了結尾部分的提法。即後來的見報封面導言。對於改寫部分,省宣沒有給編輯部任何的解釋。
爭議之三,該刊的三版“廣州少年理性愛國”文章被要求撤掉,最終出版時更換為報社形象廣告。
1月3日,《南方周末》的部分記者在新浪微博發表微博抗議庹震的行為,但是15名《南方周末》記者遭到禁言和封殺賬號。《南方周末》編輯部針對庹震篡改其報刊文章在新浪微博發表聲明。
1月4日早上,曾在《南方周末》工作的50多名編輯記者聯署發表公開信,指責庹震指示刪改獻詞是“越界之舉、擅權之舉、愚昧之舉、多此一舉”。他們要求庹震引咎辭職、並恢復抗議記者被封殺的微博帳號。
1月5日晚,南方周末編委緊急召開擴大會議,黃、伍二人向一線采編員工具體敘述過程。會後,報社官方微博管理人被要求上繳賬號控制權,采編團隊立即與集團領導進行談判;次日上午報社領導在省委會面見宣傳部庹震,庹震承諾不秋後算賬,改善管理。但晚上官方微博管理人吳蔚被迫交出《南方周末》在新浪微博的賬號和密碼,隨後,《南方周末》的新浪微博官方賬號發布“澄清”該事件的微博,稱其新年賀詞中錯誤是編輯失誤所致,同時,《南方周末》總編黃燦攬下該事件責任,並表示該事件非庹震所為。
1月7日,一個名為“南方周末新聞職業倫理委員會”的組織在中國多家社交媒體發布一封公開聲明,指事件緣起總編輯黃燦和副總編輯伍小峰在上級壓力下的違規操作,聲明中並未指出新年賀辭事件與廣東省委宣傳部長庹震的關係。南方周末的部分工作人員張華、褚朝新、朝格圖等相繼罷工。聲援南周的人陸續幾天在報社樓前集會。
隨後,事件繼續在新浪微薄上發酵。
法國媒體、最新一期的《觀點周刊》(Le Point)寫道,《南方周末》1月10日照常出刊。此前聲援南周的社會行為是民眾期望言論自由的渴望之聲。《觀點》說,經歷了獻詞遭刪改的南周,當日在社論中仍以強音呼籲:“北京控制媒體的方式必須適應時代潮流”。
“社會掀起一股反對中國新聞審查制度之風”,這是1月10日《解放報》一篇文章的標題。該文表示,南周記者在新浪微博上發的聲明、民眾對南周記者的此起彼伏的聲援,這是對中國新一屆領導人的莫大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