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中國/南京大屠殺紀念

日本高度關注中國第三次國家公祭日

2016年12月13日,中國南京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舉行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2016年12月13日,中國南京在“南京大屠殺”紀念碑前舉行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 圖片來源:路透社/Stringer

12月13日,南京大屠殺死難者國家公祭儀式在南京舉行。日本媒體高度關注此公祭日,並重點報道了在國家公祭儀式上,中國方面希望日本首相去南京謝罪的要求。

廣告

南京市官方公告介紹,在公祭儀式現場奏唱《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之後,全市主城區範圍內道路上(不含高速公路、繞城公路、城市高架、隧道)行駛的機動車(正在執行緊急任務的特種車輛除外)應當停駛鳴笛致哀1分鐘,火車、船舶 同時鳴笛致哀,道路上的行人和公共場所的所有人員(正在從事特種生產作業的人員除外)也同時就地默哀1分鐘,致哀1分鐘後恢復正常。

除了公祭儀式外,侵華日軍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則安排下半旗儀式、舉行悼念活動、舉辦國際智庫交流活動、織織中日韓和兩岸三地佛教界人士代表、南京市五大宗教界人士代表及信眾代表參加的“世界和平法會”、舉辦“燭光祭”活動、全國抗戰主題紀念館和部分城市同步舉辦紀念等六項活動。

日本TBS系統電視台JNN13日報道說:認為原日軍殺害了眾多中國人的“南京事件”,13日迎來79周年。此時正值安倍首相訪問珍珠港之前,在當地要求安倍首相訪問南京謝罪的聲音不斷高漲。

JNN電視台注意到:公祭日儀式與去年一樣,最高領導層的成員沒有出席,中國共產黨中央政治局委員趙樂際參加了公祭活動,他在發言中主張該事件殺死了30萬中國人,這一數字在日中間存在異議與爭論。趙樂際說:南京大屠殺證據確鑿,不容否認。

日本NHK12月13日報道說,為了紀念在日中戰爭“南京事件”中被原日軍殺死的眾多中國人,中國政府當天同往年一樣舉行了悼念公祭活動。報道稱,中國政府在2014年將12月13日(南京陷落日)定為“南京事件”的“國家追悼日”。

NHK在線新聞稱,在2014年和2015年的公祭演講中都曾提及“應該促進中日友好”的話題,但是今年卻沒有涉及,而代之以“中國政府舉行公祭並不是為了延續仇恨”的話語。

關於安倍首相將訪問珍珠港悼念戰死者,NHK指出:中國政府說:包括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中方有很多場所可供其憑弔,拿出南京事件來牽制安倍訪問珍珠港。

這是指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2月7日針對有關安倍將訪問珍珠港的提問稱,中方一向認為,維護國際正義和二戰後確立起的國際秩序十分重要;日本方面端正歷史態度、對日本軍國主義的反人類罪行拿出一個正確認識,以實際行動取信於包括中國在內的亞洲受害國人民十分重要。

陸慷強調,如果日方想深刻反省、真誠道歉,無論是南京大屠殺遇難同胞紀念館,還是“九一八”事變紀念館,或是“七三一”部隊遺址,中方有很多場所可供其憑弔。亞洲鄰國也有很多這樣的地方提醒日本乃至國際社會,二戰期間加害國對受害國所犯罪行不容遺忘,歷史不容篡改。

《東京新聞》稱,在2014年的首次公祭活動中,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曾親自出席,而今年的公祭,則由級別和2015年一樣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組織部長趙樂際出席。而11月,習近平和安倍曾在利馬“亞太經合組織”(APEC)會議上進行過會談,就努力改善雙邊關係達成一致。本次公祭的一些細節,體現出北京對日本表現出一定的“照顧”姿態,外界認為北京是為了避免過度宣揚歷史問題而錯過改善關係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