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透露近期不步穆迪與惠譽後塵對中國降評
發表時間: 更改時間:
對於中國經濟金融評級展望,美國三大評級公司給出不同評定。在穆迪與惠譽下調對中國的評級後,標準普爾的現有評級處於高階,標普表示不打算臨時修正評級與穆迪和惠譽看齊一致。中國批評穆迪下調對中國評級是看低了中國為債務平衡作出的努力。
據路透社今天報道,標準普爾全球亞太區主權評級資深董事陳錦榮周一對路透表示,標普可能按原有安排對中國評級進行定期檢查,認為現階段沒有舉行臨時委員會會議的理由。
上周穆迪將中國主權債信評級下調一個級距,使其與惠譽的評級處於同一水平。標普自去年3月以來對中國的評級一直為AA-,展望為負面。該評級較惠譽和穆迪給予中國的評級高了一個級距。
據陳錦榮表示,“我認為現階段沒有任何理由舉行臨時委員會會議,所以我們可能會遵循定期檢查評級的模式。”
陳錦榮未說明下次的定期審查將在何時。
上周穆迪下調中國長期本幣和外幣發行人評級,從Aa3下調至A1,稱此次評級下調反映了穆迪預計未來幾年中國的財政實力會受到一定程度的損害,經濟體系整體債務將隨着潛在增長的放緩而繼續上升。
惠譽周五維持對中國的A+評等不變,稱原因是中國的“宏觀經濟表現一貫強勁”,不過惠譽也指出,經濟不平衡和脆弱性也隨之上升。
陳錦榮指出,沒有人預計中國在不久的將來會出現任何形式的金融動蕩。他認為,“儘管(穆迪)下調評級,但所有主要評級機構給中國的評級都很高,無論是A+還是AA-,都是很高的評級。”
但陳錦榮指出,現在大家主要擔心的是更長期的問題,因為如果保持這個趨勢,那麼根據我們過去幾年看到的情況,未來某個時間,不穩定的風險將上升到可以進一步下調評級的水平。
近幾年來,政府牽頭實施的經濟刺激政策一直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推動力。但與之相伴的信貸增長造成沉重負債,目前接近GDP的300%。
報道說,中國已誓言通過債轉股、國企改革和削減過剩產能等方式降低債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