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中國

北京在港台問題上稍有失誤,可能導致後患無窮

發表時間:

香港情勢繼續惡化,並成為近期中美兩國戰略博奕焦點之一,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情勢的分析評論。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國慶遊行活動中代表“一國兩制”的綵船。
2019年10月1日北京天安門廣場上國慶遊行活動中代表“一國兩制”的綵船。 Sheng Jiapeng/CNS via 路透社轉發
廣告

北京《環球時報》的社論稱:“美國國會參眾兩院的外委會分別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主要內容是制裁所謂破壞香港民主和高度自治的人士,以及把美國給予香港有別於中國內地關稅待遇的自動延續變為一年一審。”“什麼叫香港的高度自治,那是由基本法載明的,對基本法唯一擁有解釋權的機構是中國全國人大常委會。美國一些議員試圖奪取對香港高度自治的解釋權,助香港社會中的親美勢力擴大影響,把北京對香港的管治權置換成華盛頓對香港的操縱力。必須指出,那些議員高估了美國能夠對香港社會施加的影響。香港是中國治下的一個特別行政區,中國對香港的主權不是空的,這一主權的憲法意義和中國強大實力對這一意義所提供的保障都是不可逾越的。美國根本沒有挑戰中國對香港主權的真實決心,‘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說到底只是個鬧劇,它完全不具備與基本法進行對抗的本錢。”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韓詠紅的評論稱:“對於香港的自治和港人權利保障而言,《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會帶來什麼變化?事實上,有關每年評估香港自治情況的要求,美國國務院自2015年就恢復了每年公布‘香港政策報告’的做法。”“至於最引人注目的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地位這一點,對於香港實際出口的影響未必很大,但將影響香港入口敏感的美國技術,並且將打擊香港的國際形象與外資信心,導致外資撤離。這對於大多數港人的實際利益並無好處,卻符合部分示威者的‘攬炒’(同歸於盡)期待。當然,如果使出取消香港獨立關稅區這‘最後一招’,美國以及世界各國資本在香港的利益也會大受損,而‘最後一招’祭出後,美國‘以港製華’的空間也所剩不多了,由此估計美國不會輕易做出這個決定。不容忽視的是,這一系列涉港、涉台法案的密集籌備,在在凸顯美國正不斷為中美的全面戰略對抗進行機制與法律準備。陸港關係緊張與香港社會問題已持續多年,過去五年裡非但沒有緩解還更為嚴峻。美國已不失時機地將《香港民主與人權法案》推到立法的門口,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北京在港台問題上稍有失算或失誤,都可能導致後患無窮,未來的政策想必需要格外小心翼翼、如履薄冰。”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過去三個月,香港爆發‘反送中’爭取民主運動,美國總統川普‘順手牽羊’將香港抗爭運動與美中貿易談判掛鉤;川普當然不是考慮香港利益,他想要用香港問題作談判籌碼,但這一舉動,卻可能成為左右香港命運的最大力量。”“香港的抗爭運動將如何收場?兩大國角力下,香港將有怎樣的命運?要看香港內部發展,一方面看港人能否堅持抗爭下去,另一方面則要看港府的警暴政策能否鎮壓抗爭行動。”“不過決定香港命運的更大力量,應是被中共視為‘外國勢力’的美國。‘香港人權及民主法案’一旦通過,將產生巨大牽制力量,美國年年查證香港是否違反人權和民主,可能讓北京和港府不能再為所欲為。香港是中國外來投資(2018年占外資71%),和中國公司上市集資(2018年高達35兆/萬億美元)重要來源;香港必須得到國際信任和支持,才能發揮對中國經濟的貢獻,若失去國際信任和支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不保,對中國的貢獻也就消失。這是中國輸不起的一場戰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