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谷專欄

中印邊境衝突   拒絕第三方介入

發表時間:

中印邊境地區持續衝突導致雙方增派駐邊兵力的消息,再次引發外界對中印戰爭爆發的擔憂。對於美國總統特朗普主動請纓協助調解的表態,中印雙方均給予回絕。印度之前就中國在南海地區進行軍事部署給予評論,東南亞媒體認為印度罕見發聲的背後,折射對自身在印度洋地區影響力日趨減弱的隱隱擔憂。

Podcast
Podcast © FMM
廣告

泰國通訊社報道,牽動亞洲地區安全局勢的中印邊境糾紛可盼進入雙方和談機制。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周五召開記者會回應中印邊境局勢總體上“穩定可控”,中印雙方有能力運用雙邊建立的溝通機制協商解決問題,不需要第三方介入。美國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本月27日發推文表示願意在中印之間進行協調。

值得注意的是,印度官方與民間媒體也一致撇清跟特朗普的瓜葛。印度報  (The Hindu) 29日刊文稱,莫迪政府跟北京當局正試圖通過和平協商方式解決邊境問題。內容援引了中國環球時報(Global Times)觀點稱中印雙方應通過協商解決問題,同時提防美國對亞洲地區安全形勢所抱的不良動機。還有印度媒體稱,特朗普此前還提出願意出面調解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衝突,新德里當局對此給予回絕。《印度斯坦時報》(Hindustan Times)近日證實稱,印度總理莫迪與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期沒有進行任何溝通,兩人最新一次圍繞新冠病毒疫苗情況進行電話交流的時間停留在2020年4月4日。特朗普隨後還推文表示跟莫迪溝通良好,雙方同意動用印美夥伴關係的所有力量來對抗新冠疫情。

《印度斯坦時報》同時報道稱此次印中邊境衝突由中國軍人挑釁而起,原因是中國方面有意阻止印度在邊境沿線地區增建有利於提高戰略優勢的公路、橋樑等基礎設施。北京當局隨即增派6000名軍人進駐中印邊境,分別部署在拉達克東部四個哨卡。在此情況下,印度政府隨即向邊境增派了對等兵力,新德里政府內部強硬派人士堅持認為,印度不應該對中國一再忍讓。根據印度智庫分析意見,中國在南海地區不斷進行有效擴張的行為,將來或有一天會在亞洲南部的印度洋地區再現。與此同時,持緩和意見的印度媒體向莫迪政府提供建議稱,印度領導人不應當在印美夥伴關係中迷失自己的立場和方向。

泰國印度問題觀察人士巴通彭(Batong Peng)稱,印度總理莫迪(Narendra Modi)此前召集國家安全顧問、外交部官員以及軍方主要將領商討中印邊境形勢。這是2017年解決廊洞對峙事件的同一批人馬,此次中印兩國之間的邊境衝突有望和平落幕。然而這仍然難以從實質上消減中國和印度之間對彼此的戒備心,同為亞洲地區兩個文明古國,各自擁有悠久歷史和複雜的文化背景。中印邊境線綿延數千公里,有些地段屬於從未明確畫分國界的“實際控制線”,在雙方駐邊軍人不時爆發衝突的背後,其實是中印兩國地緣政治上的博弈。印度支持西藏獨立,為達賴喇嘛及信眾提供庇護。1962年爆發的中印戰爭更給兩國關係蒙上一層陰影。隨着近年來中國經濟與軍備實力迅速增長並且積極對外拓展,很大程度上動搖到印度在南亞地區的影響力,中印之間原有平衡格局亟待雙方重新調試。

泰國法政大學印度研究中心資料表明:當今世界正在經歷的新冠病毒已經給印度國民經濟造成重創,截至5月30日印度確診病例超過17萬人,已有4711人死於感染新冠病毒。印度政府為此實施空前規模的全國疫情封鎖,該措施期限將在5月31日截止,但在人們憂慮未消的情況下,印度政府可能針對高風險地區繼續實施封鎖,而在疫情低風險區則按步驟陸續解禁。除此之外,印度近期先後遭遇颶風、高氣溫等自然災害襲擊,加上27年來最嚴重的蝗蟲災害,造成大量農田與莊稼被毀,下一步或將面對糧食危機帶來的挑戰。

曼谷 江楓 法國國際廣播電台中文部撰稿

 

瀏覽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