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國/香港
借鑒伊朗經驗:中國國有銀行正籌備應對美國制裁
發表時間:
路透社7月9日引述來自五家中國國有金融機構的消息人士稱,中國的國有銀行正在修改應急計畫,或借鑒伊朗經驗,應對美國立法制裁實施香港國安法的官員以及為其提供服務的銀行。其中提到在香港出現擠兌的可能性。
廣告
路透引述兩位消息人士表示,在中國銀行和中國工商銀行”的最壞情境預測下,銀行正在考慮美元的來源被切斷或者無法進行美元清算的可能性。
香港世強律師事務所專門研究“制裁和反洗錢”的律師唐寧凱(Nick Turner)表示,這項法案中的一些舉措,可以解讀為阻止一家銀行,通過美國的機構,進行一些美元交易清算,但與美國國會其他的制裁法案不同,該法案沒有具體的條款授權這樣做,”
路透社引述第三位消息人士稱,中國農業銀行正在考慮的“較溫和情境”預測中,包括,銀行將需要設法解決“被美國列入黑名單的客戶”的問題,特別是那些面臨突然失去“流動性”的客戶。
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中國銀行的最壞情境預測還設想,如果客戶擔心其美元儲備耗盡,中國銀行香港分行,可能會出現擠兌。該消息人士還透露,中國銀行也在研究伊朗銀行的經驗。自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伊朗的銀行不時受到美國制裁的打擊。
美國參眾兩院通過了一項針對“破壞香港自治官員”的法案,其中可能連帶制裁向這些人提供服務的銀行。中國多家銀行正在籌備應對計畫,可能借鑒伊朗的經驗。
該法案將在特朗普簽署後生效。屆時遭到制裁的銀行或金融機構,可能面臨被切斷美元來源和無法用美元清算的困境。美元是國際支付和央行儲備的主要全球貨幣。
由於該計畫的保密性,幾位消息人士都拒絕透露姓名。中國銀行,工商銀行和農業銀行,都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