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兩國近日以來互相關閉駐外領事館的外交風波,在海內外引起廣泛關注。今天的觀察中國要向大家介紹有關議題的分析評論。
新加坡《聯合早報》署名楊丹旭的評論稱:“這場中美建交以來最嚴峻的外交危機,讓兩國脫鉤的風險陡增,觀察家們直呼‘瘋狂’,而中國‘吃瓜群眾’的參與,給這起已經夠瘋狂的國際政治事件,抹上了又一層荒誕。成都昨天(周一)的最高氣溫達到37攝氏度,燒烤般的炎熱天氣下,當地人到現場見證閉館的熱情還更高了。烈日下,市民戴着遮陽帽、撐着陽傘,到美國駐成都總領館外圍觀,興緻勃勃地拿手機拍照、拍視頻。”“以牙還牙的反制措施出爐後,這個領事館成了‘網紅打卡地’。首先是中國官媒央視火速趕到現場,在領事館外架起攝像機,開啟多角度網絡直播,聚焦領事館關閉前周邊的一舉一動。雖然鏡頭裡多數時候只看得到緊閉的大門和匆匆而過的路人,但這看似行為藝術般的直播畫面,在互聯網引發大量關注,一度有超過2000萬網民在線‘雲圍觀’。”
台灣《經濟日報》的社論稱:“美國政府突然下令在72小時之內關閉中國駐休斯頓領事館,理由是休斯頓領事館已成為中國在美國間諜活動的大本營,其實,中國外交人員在美國的地下活動由來已久,早已不是新聞”。“在中美兩國科技實力相差懸殊之下,過去在貿易戰上,中美之間是形成一種不對稱的戰爭,美國可以利用掌握關鍵性上游技術的優勢,來對中國科技大廠進行鋪天蓋地的封鎖與制裁。而如今在對等的外交戰場上,在美國同樣在中國境內擁有多處外交使館下,特別是正處於美中政治角力的最前線的香港,美國駐香港領事館不但是美國在東亞地區最重要的情報中心,也被中國大陸視為暗中支持香港反送中活動的大本營,中國在外交反擊的能力、力道與籌碼就顯得相當多了,就看中國大陸要不要陪正處於政權末期癥候群的川普,來玩這場外交大戲。”
香港《信報》的社論稱:“兩國互關領館的話,表面上是以牙還牙的對等扞格,然而中國領導人必須深切思考一個問題,冤冤相報會否在‘修昔底德陷阱’愈墮愈深?”“不少學者認為,中美關係早已處於‘修昔底德陷阱’,而事實上國家主席習近平這些年來不斷強調:‘我們都應該努力避免陷入『修昔底德陷阱』,強國只能追求霸權的主張不適用於中國,中國沒有實施這種行動的基因。’除了休斯敦之外,特朗普揚言隨時可能下令關閉更多中國駐美使館。要是中國誓要報復美國,外交風波形成螺旋式上升的風暴,彼此之使館一間接一間關掉,莫非最終全面斷交?尤有甚者,難道開戰?”
美國中文《世界日報》的社論稱:“美國更大的戰略意圖要圍堵中國,阻止中國的繼續崛起。這已成了兩黨共識,也不再是特朗普個人意志所能轉移的。美國除了要挫敗中國崛起的努力,當然也希望最終能擊垮中共,就像當年瓦解蘇聯一樣。中美博弈明顯上升到意識形態和制度競爭的層次,這正是最難調和的矛盾。由此觀之,北京先前提出的構建新型大國關係的願景已告破滅。對蘇聯瓦解的前車之覆,中共是早有警惕的,而美國的步步進逼,也許會更加激起中國人的民族情緒,團結對外。與此同時,雖然很不願意看到中美關係繼續惡化,北京卻不得不還手和‘奉陪到底’,採取各種反制措施以示強。跟一開始的貿易戰不同,這一波對抗升級的動機,更多是用意識形態來包裝。跟一般基於利益分配的博弈不同,基於價值觀的衝突幾乎難有討價還價的妥協餘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