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選舉制度
人民日報批評香港功能團體變成“攬炒派”
發表時間:
官媒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功能團體選舉向“分界別的直接選舉”演變,“偏離了代表業界利益、表達團體訴求的初衷”,又指區議會在行政長官和立法會產生過程中分量很重”,導致原本“非政權性的區域組織”變成“攬炒派”政治惡鬥的場所。
廣告
現行立法會選舉制度,少部分功能組別以個人票為主,如社會福利界、教育界、資訊科技界、法律界、醫學界、衛生服務界等,皆由泛民主導。
人民日報日前發表的評論文章,以《適合香港實際的選舉制度才是好制度》為題、指香港選舉有“制度缺陷”、“已經到了不得不改、非改不可的地步”。文章配圖以階梯形式顯示由 2014 年佔領運動、2016 年雷動計畫、2019 年風雲計畫 至 2020 年初選等,指有人一步步的“企圖奪取香港管治權”。文章指香港近幾年來受“黑暴”、“港獨”、“攬炒”禍害,有利用選舉制度漏洞“登堂入室”的反中亂港分子”,在公共事務和服務社區上“毫無建樹”,卻在“危害國家安全上不擇手段”。
評論稱,“鞋子合不合腳,自己最清楚;制度好不好,關鍵要看是否符合實際,能否促進香港繁榮穩定”。從相關選舉的決定草案來看,“賦予選舉委員會更大職能”、“擴大社會均衡有序的政治參與”,是其重要思路。這能確保“愛國愛港者治港,反中亂港者出局”,“不給反中亂港分子任何竊取染指管治權的機會”,亦能實現“更加廣泛的代表性”,更好凝聚香港社會共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