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台/政治

因應中國新型導彈威脅台美將合作建構「高高空」防禦網

DF-21D導彈九月三日首次亮相
DF-21D導彈九月三日首次亮相 路透社

面對近期台海情勢嚴峻,中共陸續換裝東風十七、廿一、一百等新式彈道飛彈,威脅已擴張到第二島鏈外,另無人機威脅發展迅速,勢必形成不可忽視的不對稱作戰方式,台灣國防部公開宣示,須持續與美軍共同研商防禦對策,以建立共同作戰環境,「台美聯合防空交流」必須持續執行。聯合報報導指出,台灣國防部作此宣示,等同證實將與美軍就高高空彈道飛彈防禦進行合作。

廣告

本來台灣國防部編列預算,預計今年派員前往美國進行防空交流,但美國本土新冠肺炎疫情尚未緩和,朝野立委對這項出國預算有意見。國防部為爭取成行,不惜「犧牲」戰略模糊政策,說明這項行程的重要性,並表示疫情趨緩後就列為優先執行項目。

台灣國防部透露,所謂「台美聯合防空交流」,包括「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Integrated Air and Missile DefenceIAMD)」等,從2000年起執行,是台美雙方重要的軍事合作項目,針對印太地區空中及飛彈防禦安全合作事項,與中共導彈威脅發展等議題,每年由參謀本部作戰參謀次長室助理次長帶隊,前往美國各地的軍事單位觀摩研討,地點及對象隨年度重要議題調整,因此沒有固定的會議名稱,而且因為與「整體空中及飛彈防禦」軍事交流事項有關,因此以「年度防空交流」做為稱呼。

聯合報指出,東風一百等彈道飛彈的威脅並非針對台灣,而是關島等美國戰略目標,因此,台灣國防部作此宣示,等同證實將與美軍就「高高空彈道飛彈防禦」進行合作。而為因應突髮狀況,參謀總長黃曙光去年下旬即下令國軍各作戰區詳實檢討防空戰備部隊編組、兵力及戰術位置。

台灣國防部透露,歷年台美防空交流,曾派員前往美東、美西及夏威夷各地的整體防空戰略單位、戰術及作戰單位,與美軍防空作戰專家交流,分別就導彈、飛機、無人機等威脅的反製作為及發展實施研討,成果運用於建軍規畫、監偵預警及指揮管制各面向,具有實質效益。

國防部說,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防部派員赴美行程取消,改用視訊方式台美聯合防空研討會進行研討,但視訊無法進行機密研討。

針對台灣國防部透露將與美軍共同建構聯合飛彈防禦機制,台灣「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資源與產業研究所所長蘇紫雲表示,此舉顯示國防部對這項議題從「戰略模糊」轉為「有限清晰」,而台灣研發的天弓三型高高空反飛彈系統已經接近成熟,提供台美共同反彈道飛彈更高層次的合作平台,兼顧了台灣本土防衛與美軍前進基地的飛彈防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