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報複製裁歐盟 遭制裁者怎麼說
發表時間:
歐洲聯盟本周初召開會議,通過制裁中國新疆地方官員決定。同一天會議中,還通過了相關制裁緬甸與土耳其官員決定。歐盟是落實稍早討論的制裁議案。制裁主要聚焦禁止頒發籤證,凍結在歐盟的財產。中國官員4人因被指控在新疆針對維吾爾人侵犯人權而遭到制裁。中國方面立即做出回擊,對歐盟議會以及成員國議會議員,學者,和歐盟機構祭出報複製裁。歐洲聯盟機構與議會官員今天對北京的制裁提出批評,並稱不可接受。 評論指,中國如此大規模製裁歐洲,在歐中關係上史無前例,也為雙邊關係蒙上陰影。
據美國之音引述歐洲議會主席薩索利(David Sassoli)星期一通過社交媒體發出聲明,對受到中國制裁的五名議員和歐洲議會人權小組表達“堅定支持”,薩索利說,“我重申對他們以及其他被制裁的歐盟人員和實體的支持。”
來自法國的歐洲議會議員呂克茲曼(Raphael Glucksmann)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上榜上有名。他在推特上說,“我在中國的制裁名單上,不能進入中國(還包括我的家人!),不能與中國官員或公司接觸,這一切都是因為我為維吾爾族人發聲、為人權發聲。讓我們明確指出:這些制裁是我的榮譽勳章。抗爭將繼續下去!”
據中央社消息說,歐盟就新疆人權問題制裁中國官員後,中國以主權受損為由,制裁歐洲支持台灣的議員和組織。不過,這些遭制裁的友台人士表示將繼續推動民主和人權,不會因為中國制裁而讓步。
中國外交部22日以“嚴重損害中方主權和利益、惡意傳播謊言和虛假信息”為由,對歐洲的10人和4機構實施制裁,被制裁的相關人員和家屬將不得進入中國大陸、香港和澳門,也不能與中國進行商務往來。
據該報道,制裁名單上名列第一的是歐洲議會對中關係代表團團長包瑞翰(Reinhard Bütikofer)。這位出身德國綠黨的資深議員,長年來關心西藏、新疆的人權和力挺台灣,連署支持台灣參與國際組織的提案,並關切中國軍機跨越海峽中線升高緊張局勢。隨着中國近年對外愈來愈強勢,包瑞翰對中國的立場也轉趨強硬,因此成了中國政府的眼中釘。去年,他與西方各國議員成立“對華政策跨國議會聯盟”(IPAC ),跨國協調對中政策立場,在新疆、香港和台灣議題上帶給中國不小壓力。
在中國宣布制裁後,包瑞翰推文說,“中國領導人不讓我訪問中國大陸、香港或澳門,可是我還有台灣”。包瑞翰並譴責中國領導人威脅歐洲不要批評中國殘酷侵犯人權,如此只會帶來反效果,等於“搬石頭砸自己的腳”。
出身德國保守黨基民黨(CDU)的歐洲議會友台小組主席蓋勒(Michael Gahler)是另一位被中國制裁的歐洲議會議員。與包瑞翰一樣,蓋勒曾聲援身系獄中的維吾爾學者伊力哈木.土赫提(Ilham Tohti),挺台參與國際和關心台灣受到的軍事威脅。去年,蓋勒曾親自到機場迎接台灣捐贈給德國的口罩,並與法國、英國等歐洲13國的友台議員串連成立友台組織“福爾摩沙俱樂部”(The Formosa Club)。
據蓋勒推測,他在歐洲議會友台小組擔任主席是他被制裁的原因,未來歐洲與中國將更難對話。不過,他承諾會繼續支持人權和民主,不會因為中國的制裁而鬆手。
由丹麥前總理、也是北約前秘書長拉斯穆森(Anders Fogh Rasmussen)成立的“民主聯盟”(Alliance of Democracies)也名列中國的制裁名單。這個以守護民主和阻止獨裁國家擴大勢力為宗旨的非政府組織,每年都會邀請各國政要和對抗獨裁的反對派領袖參加“哥本哈根民主高峰會”(Copenhagen Democracy Summit)。2019年,吳釗燮曾以“台灣外交部長”頭銜與會,總統蔡英文去年也透過預錄影片的方式,在峰會上分享台灣抗疫和捍衛民主的經驗。
據中央社,拉斯穆森在中國制裁後推文表示,民主聯盟的工作是推動全世界的自由、民主和人權,“我們永遠不會對獨裁國家的霸凌讓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