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

鬼祟:控罪書刪控方資料 評論憂司法獨立受質疑

司法機構刪去公開審訊控罪書資料,司法獨立可能受質疑 3月31日
司法機構刪去公開審訊控罪書資料,司法獨立可能受質疑 3月31日 © 網上圖片

以公開和透明來彰顯司法獨立的香港司法,突然有仿效行政機關以保障私隱為由之嫌,刪走控罪書文件上的大量資料,包括負責調查案件的警員姓名、相關警區編號、被告出生日期及地址等。香港記者協會主席楊健興表示,刪除資料影響傳媒跟進案件,公眾知情權亦自然受影響,若司法機構放棄其獨立性,跟隨行政部門收緊信息發放,將令人失望。司法機構沒有正面回應有關改動是否跟隨行政部門的做法。

廣告

全港七個裁判法院一向會讓傳媒查閱控罪書的資料,包括涉案被告的年齡、出生日期、職業、部分地址、國籍、控罪,以及負責案件的警員及主管的姓名、所屬警區和職級等;法院職員有時會因應需要,把被告的身份證號碼或地址的私隱畫走後才發放予傳媒。但不同傳媒的法庭記者昨(30日)天到多個裁判法院查閱控罪書時,發現有多項資料被刪除,負責案件的警員資料只是以手寫字「警察」代替。

司法機構發言人晚上回復傳媒查詢時確認,經檢視後,認為提供涉及私隱度較高的個人資料,或會損害妥善執行司法工作,以及與司法公開的合理理由不合比例,故由昨日起,所有法庭公開審訊的刑事案件將不會再提供被告人的出生日期、身份證號碼、地址以及控方主管人員的個人資料。至於被告與控罪的基本數據則會如常披露,包括被告的姓名、控罪和罪行詳情。發言人補充,為便利傳媒報道裁判法院的案件,會「盡量」提供案件中被告的年齡、性別、國籍及職業。

這是港府繼前日以防止「起底」和保障的隱為名,逐步收緊公司查冊之後,另一個部門收緊公開資料,但事涉聲稱秉持司法獨立的司法機構,更加惹人關注。事實上,香港特首林鄭月娥上月4日在立法會答問會上已表示,為處理「起底」這種侵犯個人私隱的問題,各部門正重新檢視其管持的公共登記冊相關法律規定和行政安排,並視乎需要作出「調整」甚至修訂法例,以確保查冊目的和保障私隱可以兼得。但控罪書資料不屬於查冊,卻似乎受到林鄭月娥的行政指令影響。司法機構被問及是否跟隨行政部門做法時,沒有正面響應,只是重申會不時檢討運作。

記協主席楊健興表示,留意到行政部門在各渠道收窄信息流通,若司法機構放棄其獨立性,事事跟隨行政部門以平衡個人私隱為名的大政策,將令人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