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帶一路”
德研究:中國利用一帶一路貸款控制發展中國家
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大量借錢給發展中國家興建基礎建設,但貸款條件外界所知有限,德國與美國學者在分析後發現,中國利用此管道擴大對這些國家的影響力,讓它們成為附庸。
發表時間:
廣告
德國“基爾世界經濟研究所”(IfW)與美國智庫的專家,在非洲、亞洲、拉丁美洲等發展中國家的政府部門和國會資料庫搜尋多年後,找到中國與24國簽署的100份貸款協議,3月31日發布報告分析這些協議與一般協議的差異。
報告撰寫人、專精國際金融的德國學者特雷貝施(Christoph Trebesch)表示,中國透過“一帶一路”已成為發展中國家最大債權國,但協議不僅禁止舉債國公開貸款條件,有時還要求對方不能承認有協議存在,這樣的保密條款相當罕見。
特雷貝施指出,如此不透明的貸款讓外界難以估計外債規模,一旦政府財政出現危機,將難以採取恰當措
施。
最令研究者驚訝的是中國藉嚴苛貸款條件控制這些國家的內政,讓它們成為附庸,只要舉債國與中國斷絕外交關係、改變勞工和環保標準或“傷害中國機構的利益”,中方就有權解約。
特雷貝施指出,中國國有銀行可彈性決定是否繼續貸款,談判的權力很大,有些協議措辭還刻意模糊,方便中國單方面解約,迫使債務國必須馬上還款。
不過,特雷貝施表示,中國經常貸款給沒有外資願意投資的國家,興建長期性基礎建設,控制風險的要求高“可以理解”。
他認為,中國尤其在貸款透明度需要改善,“舉債國的納稅人有權利知道自己是拿什麼出來擔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