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府被指再出爾反爾:下月起入政府樓者均須用「安心出行」 非港人專科醫生可免試執業
港府宣布,自11月起,所有政府員工及市民均須使用紀錄個人行程的「安心出行」軟件,方可進入政府大樓及辦公處所,涵蓋圖書館、泳池、體育館等市民常用公共措施。新安排與創新及科技局局長薛永恆去年底指沒有計畫強制任何地點使用「安心出行」的說法相違,被民主黨斥為出爾反爾,不斷加強追蹤市民的行蹤,以迎合中國內地的通關要求。
發表時間:
香港立法會昨(21日)天在只有一票反對票的情況下,通過修例,容許境外的非港人專科醫生在免試的情況下,通過「特別註冊」來港執業,與港府當初聲言只開放予海外港人的說法不同,被醫學界斥為出爾反爾,甚至是自稱建制派的香港醫學會前會長和醫學專科學院前主席方津生亦直斥港府「突然改口」是「破壞自己誠信」之舉,令港府變得完全不可信賴。衛生福利局局長陳肇始稱,會儘快推動吸納境外醫生來港工作,預期明年公布認可學院的名單。
防疫措施轉變方面,港府昨傍晚宣布,下月起,除12歲以下和65歲以上人士,以及殘疾人士等獲豁免人士外,所有人必須使用「安心出行」,才會獲准進入政府大樓和辦公處所,因為現時讓市民選擇填個人資料的方法,會出現個人資料缺漏或失實的情況,以致在出現確診個案時削弱追蹤接觸者的工作效率。發言人續稱,港府此舉亦希望能起牽頭作用,鼓勵私人企業更廣泛使用「安心出行」。
由於市民憂慮「安心出行」具有追蹤功能,侵犯私隱,利用手機下載軟件人數未算普遍,截至8月3日,「安心出行」軟件下載量才剛突破500萬。但當中包括出入一次埸所便卸除軟件、之後又下載的重複下載人次。但在最近港粵雙方討論兩地免檢疫期的通關安排時,粵方對港府的「安心出行」沒有追蹤行蹤功能布疑慮,港府專家顧問許樹昌曾透露,創科局正研發「過關碼」,市民須上載疫苗紀錄、行蹤等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