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百萬選民的代議士因宣誓而被港府DQ或「被辭職」 區議會重由建制把持 英歐同批
發表時間:
全港區議員宣誓工作昨(21日)天基本完成,共有49名民主派區議員被指宣誓無效而被褫奪資格(DQ),另有6人因缺席宣誓而被DQ;若把被DQ人數加上因宣誓而辭職的二百多人,以及因囚禁、流亡海外而失去資格者計算在內,共有327名民主派區議員失去議席,投票他們的百多萬名選民在議會內亦會失去其代議士,令全港區議會僅餘151人,當中只有四成為民主派,令建制派在九區區議會中人數佔優,扭轉宣誓前由民主派取得絕大部分區議會控制權的局勢。
英國外相卓慧思(Liz Truss)同日發表聲明,稱香港首次有55名經民主選舉誕生的區議員被取消議員資格及超過250人因政治原因受壓辭職,對此表達深切關注。與此同時,香港部份工會、利益團體和非政府組織被迫解散,她敦促港府必須保障言論自由,並容許港人真正選擇政治代表。
另外,歐盟發言人亦批評港府DQ及區議員被迫辭職,等同否定2019年區議會選舉,削弱香港的民主管治架構,並重提《港區國安法》打壓異己。發言人呼籲中港當局停止針對捍衛權利自由及民主價值的人。
泛民主派在2019年的區議會選舉中大勝,取得388席,占民選議席的八成半,並破天荒在全港十八區中取得十七區區議會的過半數議席。不過,港府與區議會的關係隨即出現裂縫,而港府亦於今年5月通過法例,把區議員納入須宣誓的公職人員名單,其後便傳出參與或協助民主派初選人士可能被DQ,甚至追討他們自上任後的過百萬元薪津,觸發大批區議員辭職。事隔四個月才安排區議員分批宣誓。
港府昨日公布最後一批的新界西區議員宣誓結果,裁定16名區議員宣誓無效,全屬民主派,包括民主黨內主張派員選舉的2016年立法會選舉票王鄺俊宇、元朗區議會主席黃偉賢等,而屯門區的張錦雄因在社交平台臉書寫上「光復香港 時代革命」的口號,因當局不接納他指這並非代表「港獨」的補充資料而被DQ。另外,元朗區議員陳美蓮在宣誓後被指宣誓有效性存疑,要求她提供更多數據,她隨後於本月11日請辭,令新界西在宣誓後離任的人數增至17人。
總結而言,在452名民選和27名委任區議員中,有四人因不同原因而押後宣誓;在已宣誓的四批區議員中,共有49名民主派人士被指宣誓無效而遭DQ,缺席宣誓而直接喪失議席的有6人;宣誓過關的民主派區議員則有59人。
經過宣誓操作後,全港區議會僅餘151人,當中62人為民主派,占餘下人數四成;其餘六成人為建制派或中間派。結果,十八區中,有九區區議會以建制派區議員佔多數,元朗區更是只余「清一色」建制派議員,令原由泛民主派掌控全港十七區區議會的版圖出現逆轉。
大批泛民區議員被取消資格的副作用是部分區議會可能因人數不足而無法運作,分別是只剩兩名區議員的黃大仙區,以及各有三人的南區和中西區。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批評港府以行政手段「閹割」區議會,削弱其職能,令區議會變得「支離破碎」。他更預計,議會將被進一步削權,在缺乏議會制衡的情況下,港府出錯的可能性將會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