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台

美台關係正在突破戰略模糊底線?

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提供的這張 2021 年 8 月 27 日的文件照片中,美國傳奇級(WMSL 755)戰艦與 Arleigh Burke 級導彈驅逐艦 USS Kidd (DDG) 雙雙穿越台灣海峽。
在美國海岸警衛隊提供的這張 2021 年 8 月 27 日的文件照片中,美國傳奇級(WMSL 755)戰艦與 Arleigh Burke 級導彈驅逐艦 USS Kidd (DDG) 雙雙穿越台灣海峽。 AP

美國對台灣的傳統政策大約可簡括為“戰略模糊”,“一個中國“,不支持台灣獨立,但是美國依據對台關係法持續地向台灣提供武器。但是這種脆弱的平衡似乎正在失衡,甚或被打破?

廣告

10月21日,美國總統拜登似乎穿越了這一模糊戰略,在CNN記者追問一旦北京對台動武,美國是否出兵捍衛台灣時,拜登表示:”是,我們有這樣的承諾。”美國與中華民國1979年斷交以來,美國總統從來都沒有這樣明確的表示! 也沒有任何條約約束美國必須“協防颱灣”。

拜登當晚電視台所談精力主要集中在他着手的內部改革方案上,但他不可能不知道此言的超級敏感。接下來幾天,白宮解釋美國的政策“並沒有任何改變”。中方有官媒稱,白宮在“緊急滅火”。

專家指出,美國對台戰略模糊的重要性在於一方面可以震懾中國,一方面可使得美國保持其伸縮性。但是,現在,這一戰略是否還繼續奏效?10月26日,在聯合國大會第2758號決議通過滿50周年之際,美國國務卿布林肯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的相關聲明讓北京更受刺激,他說,美國鼓勵聯合國所有會員國,支持台灣有意義參與。

中國外交部周三指責美國聲明嚴重違反一中原則,“中方對此表示強烈不滿,絕不接受……並向美方提出嚴正交涉”。中國大陸國台辦發言人周三表示,“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台灣無權參加聯合國”。

台灣外交部則發表聲明,對美國國務卿首度正式發布新聞聲明,“明確且堅定支持台灣參與聯合國體系,表達誠摯感謝。”

美國對台表述似乎越來越“清晰”,在一些分析人士看來,與北京在台海製造緊張有重大關係,中國軍機越來越大規模進入台灣防控識別區,以及最近傳出的北京進行的高超音速導彈試驗,也讓美國感到擔心。

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柯伯吉(Elbridge Colby)最近出新書《拒止戰略》認為,美國必須防止中國在亞洲地區造成既成事實。中國現在正在追求局部軍事優勢,而美國的戰略是挫敗中國大陸謀求區域霸權的努力,阻擋中國成為亞洲最大強權。而台灣由於地理位置關鍵,且與美國有“准盟友”關係,台灣明顯是中國大陸的首要目標。因此,如果美國不迅速解決軍力不足的問題,中國可以成功入侵併佔領台灣。他希望美國人準備好為台灣與中國開戰,因為這可以嚇阻中國侵略台灣。

他認為美國要保持優勢的唯一途徑是制定“拒止戰略”並阻止中國可能採取的單邊行動:“我們需要保衛台灣,進而保衛該地區的任何其他盟友,以便他們能夠捍衛自己的主權不受影響。實際上,這意味着擊沉入侵艦隊,擊落空中艦隊,殺死、驅逐或俘虜登陸該島的中國士兵。這不會是一場徹底的勝利,也不會是 1945 年的柏林遊行,但對我們來說這已經足夠了。 ”

另外一些專家則強調美國的重心在於大力強化在印太地區的外交聯盟,要讓中國明白佔領台灣的代價極其昂貴。美國總統拜登提名駐華大使伯恩斯10月20日在參院聽證會上對中國近來在印太地區各種咄咄逼人的行動作出強硬表態,他指在台灣問題上,“不能相信中國作出的任何承諾”。他說,“北京宣稱現在是東方在上升,西方在衰落。我對我們的國家很有信心,我相信聯合我們的盟友和夥伴一道可以證明北京是錯誤的。”

美國的聯盟外交似乎正在產生效應,美中在台灣問題上加劇對峙的同時,歐美支持台灣的動作也越來越大,據報一個歐洲議會訪台代表團出發在即,而台灣外交部長吳釗燮正在捷克和斯洛伐克訪問這種事過去從未發生過。被視為大外宣的多維載文疾呼,對中國大陸來說,如果這種情況不能被迅速有效遏制,可能為更多國家效仿,產生更嚴重的“破窗效應”。

美國總統拜登10月27日在東盟峰會上批評中國在台灣採取脅迫行動,威脅區域和平與穩定,重申美國對台灣的承諾“堅若磐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