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疫情

中國武肺日增93例 鍾南山料疫情月內可控 又反駁「零傳播」政策成本高

中國武漢肺炎本土感染病例昨(2日)天突然大增七成至93例,令本輪疫情受感染人數增至超過六百人,波及至少十八個省市,黑龍江為重災區之一,但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前日表示,中國對外開放口岸入境,一定會有小規模聚集性疫情,然而,在強而有力的監管和防控策略下,很有信心今輪在黑龍江附近的疫情能在一個月內得到有效控制。他更反駁外界指中國的「零傳播」政策成本高及不可長期持續的說法,稱「持續性的零傳播」政策會持續相當長時間。

中國疫情專家鍾南山 資料照片
中國疫情專家鍾南山 資料照片 © 網絡照片
廣告

中國過去一星期,每天新增本土病例在23至59宗之間,但中國衛生健康委員會今(3日)早在網上公布,昨日新增93宗本土病例,較過去兩天的每天五十多宗病例多六至七成。當中,35例(38%)在黑龍江的黑河市,其次為有14例的河北石家莊市和甘肅,以及有9例的北京昌平區,涉及11個省市。新增本土病例亦令本輪疫情持續二十天之時,令615人受感染;另有377人為境外輸入個案。

作為疫情重災區的黑龍江,當地發現確診病例的超過50個小區均須實施硬封閉,愛輝區更進入應急狀態。另外,一些旅遊區更在發現區內出現感染個案後實行封閉檢測,上海迪斯尼三萬多人為此要漏夜集中在園內進行檢測,對於中國這種嚴謹的「零傳播」(香港和外媒稱為「清零」)的抗疫模式,外媒指為「成本太高」、「自成一格」,中國工程院士鍾南山前日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訪問時表示,「零容忍」或「零傳播」政策是「不得已而為之」,因為病毒傳播太迅速,複製指數太高,在有疫苗的情況下,全球染疫死亡率仍有2%,是不能容忍的高死亡率。

他又說,「零傳播」政策成本確是比較高,但開放或放任政策的代價更高。他解釋,一些還有少量傳播的國家決定全部放開,取消防疫,但近兩個月又出現大量感染個案,結果又要收緊防疫措施,這「一來一回帶來的成本的代價是更大,對於市民、對社會的心理影響也是更大。」

鍾南山說,中國將採取逐步放開的策略,但目前總的政策還是「零容忍」,做法是一發現感染個案便控制在小範圍,相較於感染後再治療,反而是一種低成本的做法。他形容,這種做法可以稱為「持續性的零感染、零傳播」,而不是絕對的零傳播。

隨着新西蘭、澳洲、日本、泰國、韓國等地紛紛放棄「清零」政策之際,中國的「清零」政策近日備受外媒質疑,當中,法國國際廣播電台發布題為「中國恐怖清零為哪般」的文章。美國的《華爾街日報》報道則指出,嚴格的政策將為中國經濟增長帶來日益增加的成本;有線新聞網絡(CNN)也發文稱,隨着亞太鄰國開始與病毒共存,中國正日益被孤立;另外,《紐約時報》報道指,中國「清零」策略似乎得到了公眾的支持,有助政權合法性,但專家們一致認為,這政策最終會不堪重負。

不過,中國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則在微博發文反擊,指「西方輿論就是很想把中國『拉下水』,讓我們放棄動態清零政策,變得跟他們『一樣爛』。」強調中國的動態清零政策決不能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