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屆六中全會預熱

六中全會登場前 黨媒發系列長文歌頌習近平

Xi Jinping (au milieu), lors de la session du Parti communiste chinois, mars 2018
Xi Jinping (au milieu), lors de la session du Parti communiste chinois, mars 2018 © Fred Dufour. AFP

中共19屆六中全會即將在11月8日登場。從11月1日開始,黨媒《人民日報》就開始連發系列長文歌頌習近平,將他稱為“馬克思主義政治家、思想家、戰略家”。外界分析,其用意可能是為了給將在六中全會上審議的中共“第三份歷史決議”做鋪墊。

廣告

《人民日報》稱,該報將從1日開始,刊登題為“新時代的關鍵選擇”系列報導,回顧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在“領導抗疫”期間,“親自部署”的各項決策,突出“黨領導一切”的概念以及“習近平作為中共領導核心”的地位。

 

1日發表的“開欄的話”就長達7,000多字,文中細數了習近平上任以來,加強中共黨中央領導的舉措,其中包括中央“巡視”工作制度化等。2日的報導題為“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主要闡述了習近平如何“親自指揮,親自部署”、領導武漢中共病毒疫情防控的種種“功績”,長達6,000多字。

2日的文章引述習近平的話說,“當時疫情緊急,不得不召集大家研究部署,大年三十,我夜不能寐。”文中將習近平描述為一位“重視人民”的領導人,提到他在了解到武漢人喜歡吃活魚後,就讓“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應多組織供應”,之後“很快,一車車活魚從武漢周邊的水產養殖基地迅速起網,送到武漢市民的餐桌”。

外界分析,中共黨媒在六中全會前竭力為習近平唱在讚歌,要展現他“巨大的政治勇氣、強烈的歷史擔當和深厚的人民情懷”,為的是讓“第三份歷史決議”在六中全會順利通過,以進一步確立習近平在黨內的地位,為他在明年的中共20大上尋求連任做鋪墊。

據中共黨史記載,中共的“第一份歷史決議”是毛澤東於1945年主導總結建黨以來路線之爭的“關於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第二份歷史決議”則是鄧小平於1982年主導評價中共建政後及文革功過的“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這兩份決議都是在中共面臨重大轉折的時刻所提出,也分別確立了毛澤東與鄧小平在中共黨內獨大的地位。

有熟悉中共黨內事務的消息人士10月底告訴《日經亞洲評論》,毫無疑問,習近平推出“第三份歷史決議”,是想要效法毛鄧,確立其“定於一尊”的地位,並成為終身領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