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立陶宛

立中緊張關係為歐洲敲響“警鐘”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Arnoldas Pranckevičius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Arnoldas Pranckevičius © 網絡照片

立陶宛副外長周三在華盛頓的一場安全論壇上表示,中國對待立陶宛的方式對歐洲來說是一記“警鐘”,呼籲歐盟在應對中國方面要團結一致。緊張局勢引發的貿易中斷已對立陶宛經濟增長構成風險。

廣告

據路透社報道,立陶宛副外長周三表示,中國對待立陶宛的方式對歐洲來說是一記“警鐘”,呼籲歐盟在應對中國方面要團結一致。

在台灣宣布其在維爾紐斯的辦事處將命名為駐立陶宛台灣代表處(Taiwanese Representative Office in Lithuania)後,中國8月要求立陶宛召回其駐華大使。人口數約300萬的立陶宛今年也退出了中國與一些中歐和東歐國家之間的“17+1”對話機制。美國認為這項機制是北京分化歐洲外交的作法。

緊張局勢引發的貿易中斷已對立陶宛經濟增長構成風險。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長Arnoldas Pranckevičius在華盛頓的一場安全論壇上表示:“我認為這在很多方面都是一記警鐘,特別是對歐洲同胞來說,大家要了解,如果想捍衛民主,就必須站出來表達支持。”

路透社稱,Pranckevičius表示,為了讓歐洲在全世界變得可靠,並且作為美國的合作夥伴,歐洲必須“在面對中國時團結起來。”他表示:“中國正試圖讓我們變成一個實例--一個負面的實例,這樣其他國家就不見得會跟着走這條路,因此西方社會、美國和歐盟如何反應,就是一個原則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