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中/教育

英國西敏公學取消在華設校計畫 有傳媒稱會惹仿效之風

成都西敏公學已建成,但仍遭放棄 2021年11 月5日
成都西敏公學已建成,但仍遭放棄 2021年11 月5日 © 學校設計圖

英國著名私校西敏公學(Westminster School)表示,基於疫情和中國近期改變教育政策,已決定放棄於2028年前在中國設立六間姊妹學校的計畫,包括已建好的四川成都學校。英國《每日郵報》預料,西敏公學的決定可能預示已在中國設校的哈羅公學和惠靈頓公學的未來動向;但《金融時報》則引述學校指南總編輯估計,已經在中國營運的學校「或許」會留下來。

廣告

位於成都的第一所西敏公學已經建成,定於今年9月開學,計畫招收二千名3至18歲的學生,該校校長劉娟3月時曾以《在成都留學英國》為題發文作招徠,但該校網頁在5月底後沒有再更新。及至本月2日,西敏公學董事會主席帛藤(Mark Batten)向家長發信,公布在華設校的計畫無法繼續,為此感到極之遺憾。帛藤稱,原計畫在中國建立六間雙語學校,一來推廣西敏公學的學習方式和發展文化,二來又可將在中國賺來的收益補貼英國本地的窮困學生,但現時的環境與2017年討論建校時大大不同,形容事屬「非常不幸」。

西敏公學一份聲明續指,中國近期制定多項新的教育法規,勢將影響成都分校的營運,「(成都學校)不太可能以最初計畫的模式獲得營運許可證。」

英國《電訊報》早前引述消息報道,在華的英國著名私立學校將被迫放棄課程,只教授北京批準的課程,指這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確保「思想正確」的手段之一。報道續稱,新規定於9月生效,並會限制外國控制和參與私立學校的營運,要求學校董事會成員為中國人,而學費亦會有限制。

已有九百年歷史的西敏公學,是透過英國全資子公司FOHL授權本地的香港斯為美教育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營運中國的姊妹校,但疫情和政策改變以致香港公司面臨財務及後勤問題,FOHL多次介入亦未能解決,導致計畫流產。而《每日郵報》則提出另一情況,據該報報道,該校的調查發現,香港斯為美公司兩名創辦人David Mao和Xu Ouyang均與中共有關,前者是北京大學黨委書記,後者則是一個就西藏行政提出建議的顧問組織的執行委員會成員。不過,本台查閱北大官網,其黨委領導層未見有人姓毛或近似發音。

翻查公開資料,截至今年1月,獲中國認證的國際學校有907所,當中,民辦的國際學校有535所,而英國的則佔55所,分屬27家英國私校,包括早於2003年便在上海設校的德威公學。這五十多所英國在華分校的命運仍未可知,但據中國教育管理公司「問創」的統計,英國私校品牌原擬未來還會在中國開辦43所學校,但以西敏公學的決定看來,有關數字必定會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