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中國

日經亞洲撰文說台灣至2027年安全無虞除非一個變數

台灣總統府圖片
台灣總統府圖片 © Wikipedia 維基百科照片

台灣至少在2027年之前是安全的,因為中國還沒有準備好攻擊台灣。但有一個很大的注意事項可能成為變數,那就是下一屆台灣總統如果仍然是反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甚至曾表明贊成獨立的人當選,中國可能不能容忍。

廣告

台灣至少在2027年之前是安全的,因為中國還沒有準備好攻擊台灣。但有一個很大的注意事項可能成為變數,那就是下一屆台灣總統如果仍然是反對九二共識一國兩制甚至贊成獨立的人當選,中國可能不能忍受。

據日經亞洲評論引述德里克-格羅斯曼作如上警告。德里克-格羅斯曼是非營利性、無黨派的蘭德公司的高級國防分析員。他以前曾在五角大樓擔任情報顧問。

據德里克-格羅斯曼稱,六年時間。這就是台灣在遭受中國軍事攻擊之前可能剩下的時間。至少這是即將離任的美國印太司令部司令菲利普-戴維森上將3月份在國會公開作證時所作的估計。

自那時起,觀察家們抓住戴維森的評論--其中顯然提到2027年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100周年,認為這是一個值得慶祝的事件,即征服台灣--來支持他們各自關於北京是否準備很快做出危險行動的立場。

對於那些與戴維森觀點一致的人來說,在台灣防空識別區挑戰台灣的戰機數量空前,在上個月的頭幾天就有近150架,這是最新的證據,證明有事情在進行。

對於否認者來說,很容易將最近的空中入侵解釋為只是北京軍事強硬態度普遍上升的一部分,旨在阻止美台關係的進一步深化。

德里克-格羅斯曼說,有充分的理由相信,戴維森的預測有點大膽。

儘管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明確尋求使台灣屈服,必要時通過武力,但他也繼續推動 "和平統一 "作為北京的首選手段。如果習近平認為戰爭是一種真正的可能性,他現在可能已經加強了他的說法。相反,習近平已經着手平息對潛在攻擊的猜測,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平息了關於中國政府已經動員解放軍預備隊並指示平民儲備食物的傳言。

習近平是否有可能在策畫一次偷襲?當然,但到目前為止,沒有證據表明他是這樣的,我們所知道的情況恰恰相反--採取觀望態度,希望對台灣的外交、經濟和軍事壓力會導致對中國友好的國民黨(KMT)在2024年贏得下一屆總統選舉。

此外,中國政府尚未更新2005年以來的《反分裂國家法》,這表明與大多數西方分析相反,台灣並不是首要任務。習近平在共產黨的重要講話中通常不提 "台灣"。根據1月份對高層幹部的一次講話,習近平把重點放在現代化和社會經濟發展目標上,而不是處理台灣問題。

據德里克-格羅斯曼分析,習近平還不得不擔心解放軍成功進行兩棲登陸入侵台灣的能力。兩棲登陸是出了名的棘手--參見英國和福克蘭群島--而且解放軍過去在戰略空運、後勤和反潛戰等關鍵領域都表現出了不足。

可以肯定的是,中國在2016年根據聯合行動概念進行的軍事重組,以及為響應習近平關於到2049年達到 "世界級 "地位的號召而對其部隊進行的狂熱擴張和現代化改造,可能提高了他們的效力。但僅僅是能力的提高並不一定等於在戰場上更有能力,特別是對於一支自1979年對越作戰以來就沒有打過仗的解放軍來說。

解放軍的自我評估經常強調人員準備的挑戰,特別是在戰鬥領導方面。事實上,解放軍強調需要在 "真實的戰鬥條件下 "進行訓練。因此,如果中國在台灣之前嘗試一次難度較小的軍事行動,也就不足為奇了。值得注意的是,台灣情報部門負責人本月早些時候作證說,中國曾私下討論過奪取台灣的普拉塔斯群島。

同樣公平的是,儘管過去幾年中國對台灣的行為很惡劣,但與它現在可以做的相比,北京實際上已經拉開了距離。例如,在1995-96年的台灣海峽危機期間,北京在台灣附近投擲彈道導彈--這是一個高度挑釁性的措施,它還沒有重複。

中國還決定保留2010年台灣總統蔡英文的反對黨國民黨前任馬英九簽署的《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儘管台灣拒絕根據所謂的1992年共識重申一個中國的立場。終止ECFA將給台灣帶來巨大的經濟壓力。廣義上講,人們期望在任何類型的最後軍事攻擊之前,看到北京在所有方面對台北進行大幅度的調整。到目前為止,情況並非如此。

所有這些對台灣到2027年的安全是個好消息。但有一個潛在的巨大的警告。如果蔡英文現任的、非常受歡迎的副總統賴清德成為以台灣為中心的民進黨2024年總統選舉的提名人,如果他贏得競選,那麼中國對台灣採取軍事行動的可能性只會增加。

北京將蔡英文稱為分離主義者和秘密的獨立支持者,這已經很糟糕了。但如果賴清德贏得總統職位,那麼北京將與一位在2018年擔任總理時公開表示自己是 "台獨工作者 "的領導人競爭。有這樣一個人在位,很可能將中國推向軍事行動。

據德里克-格羅斯曼認為,也就是說,從現在到2024年之間可能會發生很多事情,我們應該避免匆忙下結論。在此期間,台灣將受益於美國的額外支持,以加強對中國的威懾力。美國向中國保證,華盛頓沒有計畫鼓勵或承認台灣獨立,這將使台北進一步受益。拜登政府上任第一年,就有效地實施了這一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