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溯源 武漢動物市場上的貉或為中間宿主
發表時間:
新發現的基因數據重新點燃了關於新冠病毒源自於動物的假設,一些國際專家通過分析中方公布後又撤銷的信息發現,新冠病毒更有可能起源於動物而不是實驗室事故。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批評中國隱瞞數據。
根據法國『世界報』報道,法國國家科研中心(CNRS)生物學家Florence Débarre最初於3月4日在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庫Gisaid上發現了這些中疾控公布的基因數據,但幾天後她才意識到其重要性,隨即與一組病毒學家分享了她的發現,他們已經分析了證據,表明該大流行病源於武漢市場的動物,並把自己的發現告訴了幾家媒體。
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的研究人員於1月底在網上發布了這些數據,這些數據基於2020年初從武漢市華南市場採集的樣本。那麼,中疾控為什麼後來又刪除了它公布的數據呢?原來,該中心最初的意圖在於暗示新冠病毒是從國外傳入。
2022年2月,中疾控原主任高福在一篇未經審查的手稿中提到了它們,該手稿的結論是武漢動物市場不是新冠大流行病的起源,而是它的放大器。這一說法支持了中國官方關於該病毒源自外國的觀點。這篇文章還說,"在市場上的18種動物樣本中,沒有檢測到病毒"。這篇文章目前仍在等待在『自然』雜誌上發表,『自然』雜誌要求提供原始數據,中疾控在補充材料上提供了測序結果,這可能是中方在全球共享流感數據庫上發布這些序列的原因。
結果,正如『大西洋月刊』首次報道的那樣,國際專家很快從這些資料上發現其中包含貉基因序列。貉是一種小型食肉性哺乳動物,因其皮毛和肉而被出售。世界衛生組織在3月12日被告知這一新的發現後,該機構於3月14日組織了一次會議,將它們提交給為研究該大流行病的起源而專門設立的委員會討論,中國團隊在與調查該大流行病起源的委員會開會後刪除了這些序列數據。
世界衛生組織總幹事譚德塞3月17日表示:“這些數據並不能為新冠大流行是如何起源的提供明確的答案,但每一項數據對於我們更接近這一答案至關重要。”他批評中國沒有更早地分享遺傳基因信息,並在新聞簡報會上說,“這些數據本可以而且是應該在三年前就分享的。”
他說:數據是科學研究取得進展的一個關鍵點。我們看到中國沒有分享信息,我們繼續討論不完整的數據,有可能會得出有偏見的結論。
新的數據是否有可能結束新冠起源究竟來自於動物還是源自武漢實驗室事故的激烈爭論? Florence Débarre不希望在她和她的同事們正在進行的報告定稿之前對其進行評論。亞利桑那大學的邁克爾-沃羅貝曾合作進行過幾項研究,指出武漢市場是該大流行病的“震中”,他也說他在等待他們 "即將出版 "的報告,然後再給出細節。斯克里普斯研究所的專家克里斯蒂安-安德森也在研究這份報告,他與人合作撰寫了幾篇文章,排除了與實驗室泄漏有關的起源,他在其中一篇文章中呼籲他的中國同事再次提供已從全球數據庫撤銷的序列,並共同進行分析。
新的數據再次反駁了中國方面對貉一類動物在武漢市場上出售的否認。2021年6月發表的一篇科學論文記錄了它們在武漢大流行前不久的存在,該研究還提到棕櫚果子狸、西伯利亞黃鼠狼和水貂的存在是其他潛在的中間宿主。
據『大西洋月刊』報道,分析新數據的研究人員之一、悉尼大學病毒學家愛德華-霍姆斯此前曾報道過他在2014年拍攝的一隻貉的照片,正是在Gisaid上發布的樣本來源的攤位上。
2003年的SARS危機被認為是由蝙蝠通過果子狸向人類傳播的人畜共患病,之後,中國當局承諾更好地控制與野生動物販運和貿易有關的大流行病風險。新的信息可能會使北京當局尷尬,就像目前美國立法者正在積極追查的新冠病毒源於實驗室泄漏的可能性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