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

樸槿惠與薩德及朝核威脅促韓國提前大選投票空前踴躍

韓國第19屆總統大選今天投票,此次選舉提前舉行,在經過彈劾前總統樸槿惠的疾風暴雨也引發國民分歧後,選民積極投票,其投票率可能創下紀錄。共有13名候選人競選,選舉採取一輪制選票最多者當選。韓國面臨國內經濟重振,國際外交抉擇的諸多考驗。當選總統名字今晚8時可出籠,正式結果明日凌晨揭曉。 

圖為韓國選民排隊投票
圖為韓國選民排隊投票 路透社照片
廣告

據韓聯社報道,第19屆韓國總統選舉投票截至9日下午3時,共4247.971萬登記名選民中有2705.9111萬人參加投票,投票率達63.7%。

新的消息報告投票率可能距離80%不遠。

下午1時起公布的數據將本月4-5日進行的缺席投票的投票率(26.06%)合計在內。截至下午3時的投票率與第18屆大選同一時段的投票率(59.3%) 相比,高出4.4個百分點。據選管會預測,根據這一趨勢,最終投票率定能高於第18屆大選,有望順利突破八成大關,甚至可能達到85%。

據法新社報道,韓國總統選舉各投票所已在當地時間早上6時開張,以選出新任總統,接替因貪污罪嫌遭到革職和起訴的前總統樸槿惠。

由於選民對於樸槿惠涉入的複雜收賄和濫權醜聞大感憤怒,在此刺激下,此次投票率可望創新高。

調查研究機構Gallup Korea上周三公布民調顯示,在13位總統候選人當中,文在寅支持率為38%。曾擔任人權律師的左派候選人文在寅民調支持度已領先數月,選前最後1次蓋洛普民調結果顯示,他獲得38%支持。相較下,科技業出身的競選對手安哲秀以20%支持率落後。

據紐約時報分析,周二韓國人將投票選舉新總統,圍繞此次大選的幾個關鍵問題分別為:與朝鮮的關係及與美國的關係,經濟的不平等,以及韓國由家族控制的、被稱為財閥的企業集團的恆久力量。

法新社分析認為,韓國今天舉行總統大選,新領導人將帶領全國因應各項挑戰,然而對許多南韓民眾來說,貪腐、經濟成長趨緩、失業問題甚至中國空污影響,都是他們最關心的議題。

韓國1970年代至1990年代間快速成長,讓飽受戰火蹂躪的國度擺脫貧窮,但隨着經濟成熟、成長趨緩,30歲以下族群失業率現在達到史上新高的10%。

貧富和機會不均日益嚴重所累積的挫折感,讓人民對於前總統樸槿惠貪腐醜聞的怒火更烈。樸槿惠的醜聞,揭發了監管當局和強大家族財閥間緊密且腐敗的關係。

左傾的總統候選人文在寅和科技大亨出身的安哲秀選前民調名列前兩名,兩人和其他候選人選前都承諾推動財閥改革。財閥主宰南韓經濟,長久以來因鮮少受到投資人或當局監督而招致批評。

另一個議題是與北京的雙邊關係,韓國在境內部署美國反導彈系統「終端高空防衛系統」一事引發中國不滿。中國祭出的一連串措施被視為經濟報復。

中國是韓國最大貿易夥伴,也是污染一大來源。

南韓「中央日報」選前曾在社論中說,韓國新領導人將必須帶領全國「因應一大堆迫在眉睫和長久以來的挑戰」。

「若我們做出錯誤判斷,我們將必須再次付出代價,如同我們從先前糟糕選擇中學到教訓。」

據路透社報導說,被彈劾並遭監禁拘押侯判前總統樸槿惠否認有不當行為。據韓國媒體報導,樸槿惠決定不參加投票,儘管她擁有投票權。

文在寅在2012年總統大選中以微弱劣勢輸給樸槿惠。他批評前兩個保守派政府都沒能阻止朝鮮的武器發展。文在寅主張雙軌政策,保持對話同時持續施壓和制裁以促使其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