鑒於新冠病毒傳染疫情依舊嚴峻,原定在越南峴港舉行的第36屆東盟峰會本月26日採用視頻形式召開,越南作為2020年度東盟輪值主席會後發表聲明,宣布東盟設立新冠病毒抗疫基金,東盟領導人一致同意繼續開放市場並且貫徹“齊心協力與主動適應”的主旨,推動東南亞地區擺脫疫情危機以實現全面復蘇。
越南通訊社報道,6月26日視訊峰會將2020年度東盟領導人會議推向高潮。自本月22日起,東盟資深官員以及安全和外交部長視訊會議陸續召開,各方就東盟共同體建設,東盟外交關係以及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困難與挑戰持續進行討論。越南會後發表《主席聲明》稱,東盟領導人意識到新冠疫情所帶來的困難與挑戰,一致決定繼續加強內部聯通與合作,設立東盟新冠病毒抗疫基金,攜手推動本地區儘快擺脫疫情影響。在實現經濟復蘇的同時協調各方展開集體協作,遏制疫情反彈或新一輪傳染擴散。此外還強調東盟與外部對話夥伴開展國際間合作的重要性。這次東盟最高領導人會談由今年4月推遲到6月下旬,採用視頻形式舉辦後因簡約實效而獲得東南亞媒體一致好評。老撾副外長通潘 (Thongphane Savanphet)盛讚越南在疫情期間擔任輪值主席所發揮的高效引導和組織能力,其表示各國同意推進實現2025年互聯互通的東盟願景,未來將透過東盟政治安全、文化社會和經濟共同體三大層面加以體現。
馬來西亞媒體報道,新冠疫情席捲全球,越南作為輪值主席表現不俗,今年4月成功地組織了東盟與中、日、韓高官視訊會議,會後共同發表了《東盟與中日韓經濟部長聯合聲明》(10+3),各方在醫療合作、國民救援、假消息管控、經濟援助、公共防疫危機處理機制、籌集資金設立抗疫基金等六個方面取得共識,得以有效控制疫情並在維護地區金融經濟穩定上發揮建設性作用。本次東盟峰會承諾將持續開放市場,保持可持續性、全面均衡的經濟發展,鼓勵加強東盟內部的貿易與投資,提高東盟一體化經濟的主動適應能力。
關於東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問題,東盟各國領導人重申維持和促進南海地區安全與穩定的重要性,保證海空航行自由與安全,爭取儘快全面而有效落實《南海各方行為準則》,強調聲索國各方維持南海非軍事化、保持克制並遵循國際法和平解決爭端,不採用武力方式加劇緊張局勢。越南方面提出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的觀點,獲得菲律賓的積極響應。越菲兩國在南海領土問題上跟中國存在長期的主權爭議。
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Rodrigo Duterte)呼籲共同抵抗新冠病毒傳染疫情,成員國之間應共享抗疫科技、合作生產並實現疫苗資源合理配置,爭取在《東盟疫苗安全與自足宣言》的基礎上落實東南亞地區優質疫苗的有效供應。
新加坡代理總理李顯龍呼籲各國努力維護遵循規則的國際貿易體系,保持產業供應鏈的連通,在促使經濟回歸正軌的同時加強彼此間的合作,向世界展示東南亞地區的開放、穩定和一體化,在許多國家趨向保守和封閉的發展趨勢下,發揮東盟開放市場的競爭優勢。本地區輿論普遍認為即將在新一輪大選後逐漸淡出新加坡政治舞台的李顯龍,是新冠疫情擴散後以及中美衝突日益激化以來唯一發聲呼籲中美兩國不要威逼其它國家選邊站隊的東盟領導人。
據了解,復工心切的泰國、文萊、馬來西亞和印度尼西亞等國領導人提議開通東盟成員國旅遊通道,放寬彼此間的旅行限制,通過振興旅遊業以帶動本地區的經濟復蘇。另有觀察發現,隨着中美貿易衝突擴散,包括東盟成員在內的亞太15國於去年底完成談判步驟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因印度宣布退出迄今未見進展。該協定由中國倡導,被看作中國為抗衡原本由美國主倡的跨太平洋貿易協定(TPP)而設。泰國東盟研究專家彼迪 (Piti Srisangnam) 透露,美國退出跨太平洋貿易協定後進行重組了的縮小版亞太貿易協定(CPTPP)目前尚在磋商,今年8月有待簽訂協議。 估計美國大選結果難料,英國脫歐後提議深化跟東盟的經濟合作,以及東盟當前將抵抗新冠病毒疫情視為首要任務,種種因素導致亞太國家放緩了在國際間尋求擴大經濟合作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