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食品業巨頭——法國達能集團在高度緊張的氛圍下,就公司的管理問題召開了董事會,擔任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範易謀(Emmanuel Faber)的何去何從,是會議討論的棘手問題。三月一日晚,帷幕終於落下,達能董事會的投票表決,決定將董事會主席和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分離,不能再由同一人兼任。但範易謀雖敗猶榮,將繼續擔任董事會主席一職,且在沒有找到新的首席執行官之前,還一直兼任這一職務。
範易謀自2014年開始擔任首席執行官,2017年之後兼任董事會主席。但幾個星期以來,他受到股東方面的施壓而陷入困境,股東特別要求將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職務分開,以便使因新冠疫情而深受打擊的集團重新煥發活力。
周一舉行的達能集團董事會會議,在開了三個半小時後,集團發表的新聞稿宣布了這一消息。
兩項投資基金的操作
達能集團的執行管理層將不再由範易謀掌舵,他將負責集團的戰略方向,只擔任董事會主席一職。一位接近管理層的消息人士表示:“甄選首席執行官的過程從現在開始,可將需要幾個月的時間。”
兩家投資基金的持股導致範易謀的離職成為恢復集團業績的先決條件,達能的銷售額幾年來一直在持續下降,而新冠危機更加劇了這一趨勢。在達能股價下跌的背景下,剛購買了集團股票不久的這兩家基金,最近讓事情明朗化了。美國投資公司“手工業者合作人 ”(Artisan Partners)擁有達能3%的股份,是目前達能的第三大股東,它多次表示:認為“迫切需要處理集團董事會的結構和管理層”,並呼籲為了達能的“重塑”而改變管理方式。
目前,達能正在開展一項由範易謀發起的全球重組計畫-Local First,並計畫在管理層中裁員2,000人。
激進的美國投資公司Artisan Partners表示,希望任命具有“相關外部專業知識”的新董事長和新首席執行官。提議沒有獲得完全的成功。董事會拒絕了這一提議,而且是一致通過,但還是謹慎地指明了下一步的大方向———提議停止全球重組計畫。
另一家規模較小的,設在倫敦的積極基金Bluebell Capital Partners,也要求在達能集團以外,尋找首席執行官的人選。這家基金認為,達能的股東“絕大多數”贊成將董事長和首席執行官的職能分開。並威脅說,如果董事會不考慮這一議題,它將在四月底的下一屆股東大會上將這一條列入議程。
以捍衛擺脫短期資本運作,更加綠色環保和更加社會化經營理念而聞名的範易謀,是達能第一位不是呂布(Riboud)家族出身的領導人。到目前為止,他只是表示這次職務功能的分離不是“教條式的”。
在新聞稿中,範易謀保證說:“我非常高興我們採取了管理措施,使我們能夠預期,達能這家獨特的集團公司,在下一階段的發展。”
對股東的承諾
無論如何,集團似乎關心表明自己沒有忘記向股東支付紅利。在2月19日發表業績報告時,範易謀就宣布了,達能的主要高管,包括他本人的高管薪酬,此後將部分地受到股息和股票市場價格變化的影響。
此外,在董事會會議召開的前夕,達能宣布將從中國乳業巨頭蒙牛集團中撤資,而退出後的資金將“大部分”流向股東。據達能稱,它在蒙牛的股份目前價值8.5億歐元。
擔心看到投資基金決定集團的經營戰略,集團中的多家工會(CFDT,FO和CGC)已經開始力挺當前的管理層。民主工聯(CFDT)在達能的協調員就明確表示,希望範易謀留任,他說: “我,不管是誰來管理公司,只要採用與今天相同的政策,對我們來說就很好。我們不是要捍衛某個人,而是管理理念”。他還補充說:“根本理解不了,有人質疑是否會給新到的股東帶來更多的利潤,而且這些股東只佔3%的股份並要讓公司改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