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態 健康與科技

法國大賣場血價手法引供應商置喙 食品標籤遭消費者數落

發表時間:

法國物價上漲,大賣場與供應商、食品供應農在價格方面可說長期進行拉鋸硬戰。氣派雄偉的大賣場,背後其實也不總是那麼閃耀風光。消費者對農產食品標籤的界定微言紛紛。媒體電視台更推出標題為《大賣場帝國隕落》的唱衰紀錄片。

法國超級市場
法國超級市場 Jacobs Stock Photography
廣告

周二(10 月 12 日)晚上,法國公共電視台 Arte 播出的紀錄片“大賣場,帝國的隕落”整理回顧了大賣場商家的不滿,以及大規模分銷的背後並不總是閃閃發亮的一面。

不過,塞滿大規模經銷商幕後花絮的節目內容,對造成這種不滿的原因所提供的答案卻並不多,比較多側重於經銷後台內幕,甚至在大賣場的後廚房領域並不總是那麼閃閃發亮的。 面對日益激烈的競爭,那些知名的大賣場集團的確總是追求更低的售貨價格。 這是一種促使大賣場商家總是向供應商更多施壓的邏輯。

另外,商家們也會對消費者施行微妙的欺騙手法,例如:食品優質品牌協會就發聲譴責食品廠商那些事實與其品質保證有落差的做法。

根據世界自然基金會(WWF)、綠色和平組織和法國消費者權益組織(UFC-Que Choisir) 9 月 28 日發布的兩份報告中顯示指出,同一個標籤可以涵蓋產品不同要求的標準。這些組織主張應該為國家所支持的首字母的縮寫方式來制定更嚴格的標準。

這些食品的縮寫標籤原本目的是讓消費者清楚產品的品質。但是,在琳琅滿目的食品標籤中,實在容易令消費者混淆。

為了讓消費者看的更清楚,一方面是法國消費者權益組織(UFC-Que Choisir),另一方面是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和綠色和平組織,他們正在透過兩種研究,研究關於這些標籤的承諾及其真正能帶來的好處,以期能讓消費者更容易清楚產品標籤代表的意義。

例如對於法國奶製品的發給品質標籤認證規格,根據 UFC,必須符合法國AOP的定義:根據公認的專有技術、在同一地理區域內製造、從而賦予了產品其特殊性者。

例如針對奶製品,經過法國國家農業食品環境研究所(Inrae)研究的8個 AOP標籤產品中,三個不符合該研究所提出的任何一項 標準。 這針對的是康塔爾、蒙斯特和聖內泰爾,消費者組織UFC 認為“入門級產品與工業奶酪產品差別太小”。此外,對於UFC來說,消費者應該更多地參與食品質量標誌的開發和管理。

法國公共電視台的紀錄片提出了大賣場及供應廠商關注的價格問題。因此,一位法國中小企業老闆,為了謹慎起見保持匿名,他詳細描述了用來迫使他供應商接受越來越低的價格和越來越受捆綁束縛的交易條件和手法。 甚至競爭激烈到了一個地步,以至於他不得不自己經銷,親自將自己的產品擺上售貨架銷售,或不受薪地參與自家商店的年度庫存清點工作。

這部影片也讓那些長期來與家樂福大賣場戰鬥的商家經理人可以有很長時間說話、吐苦水的機會。這些經理人,拿着自己的發票憑據示眾,信誓旦旦地說經由家樂福所出售的產品價格過於昂貴。影片還談到這些法國商家與鄰國的同僚之間,在歐洲層面上共同創設一些採購中心的計畫。一名家樂福的供應商的老商家譴責說,這根本是是一種“敲詐勒索”的工具。

周二的這部公共電視台的紀錄片有時也稍微偏離其原始主題,詳細追蹤介紹了消費者退貨給亞馬遜的產品,是將如何穿越歐洲的冗長路徑。

它有時也把主題拉遠到中國,介紹自動送貨車輛,或者那些可以不用人工生產或者利用人工智慧幫助下,進行生產的那些《高科技》場地的介紹。這種非人工條件也讓製造商因此能在產品價格上佔優勢,在全球市場上可把對手殺得片甲不留。

瀏覽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