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愛拉斯莫1509年在訪英期間完成了他的名作《愚人頌》,他以讚美愚蠢為名,正話反說,反話正說,對當時社會的一般風氣、各色人等、各種行為進行了尖刻的諷刺。他在書中的那些嘲諷與揭露,道出了他心中真實的判斷,道出了對人的悲憫和告誡。
問:《愚人頌》這個名稱,就會引起人的好奇心。為什麼要歌頌愚蠢?愛拉斯莫到底想說什麼?
答:你問得好。愚蠢是一種好品質嗎?如果不是,為什麼要歌頌它?像愛拉斯莫這樣一位絕頂聰明的人,去歌頌愚蠢,他的目的是什麼?今天我來試着給聽友們講一講。我讀《愚人頌》這部書是在1975年,離現在已有四十多年了,是北大周輔成先生教我讀此書。他當時對我說,“《愚人頌》是一部需要反覆讀的書,愛拉斯莫借愚婦之口對社會的諷刺和批判,拿到現在來看都不過時”。周先生跟我說這話時,正是文革已經在苟延殘喘,那時理性在中國大陸是不存在的,社會上“四人幫”把持的輿論宣傳,滿滿的都是愚蠢。周先生對我說,“愚婦的話有時需要從反面理解,她是正話反說”。周先生還說,“《愚人頌》三大主旨,立身人道,宣揚寬容,批判專制。立身人道就是相信人性都是共同的,在共同性之下,衝突都可以通過對話妥協解決。不像路德,凡事非拼個死活,這就必須學會寬容。要爭取寬容的環境,就非反抗專制暴政不可。因為專制暴政是人性和寬容的死敵”。周先生告訴我,“愛拉斯莫借愚婦之口說,那些道貌岸然,反對別人感官享樂的人,只是為了自己獨佔快樂。又痛斥那些不賢明的王者是可怕的掃帚星,還借愚婦之口大贊無知,說那些自以為是的極端分子,本來自己是頭驢,卻以為自己是雄獅”。他還說,“文藝復興時代諸賢人中,愛拉斯莫最近蘇格拉底”。周先生對我的教誨,是我後來再讀《愚人頌》時的指針。
問:周先生這些話講得真好,我想咱們聽友也會從中受益。
答:希望如此。好,我先來介紹一下,愛拉斯莫寫這本書的前因後果。愛拉斯莫在英國時,正好住在托馬斯·莫爾的家中。他說他當時腰疼,無法坐下來讀那些正經著作,於是就想寫一部輕松的書。他在給莫爾的信中說,“一旦我決心做一件事情,一旦我認定時間不該花在那些嚴肅的事情上,那麼我就想創作《愚人頌》以自娛自己。天吶,你也許會說,是什麼古怪的念頭使你想這么做?第一點暗示亦或原因,爵士,便是你自己的姓,莫爾。儘管你本人一點也不愚昧,這是人所共知的事實,但莫爾(more) 與moria (愚人) 在字形和發音上就極為近似。其次,我也認為這種善意的戲謔應該更能為你所接受。因為用這種滑稽、幽默的戲謔話,更容易逗人一笑。而且在你的日常談話中,經常加上這種滑稽幽默的話,更能證明你是一個小德謨克利特”。這段話說明寫這書的起因,德謨克利特是古希臘著名的哲學家,他提出原子論來解釋宇宙的起源。愛拉斯莫說這都是些滑稽話,可是你要仔細讀這個書,就會知道書中所講的那些問題,所諷刺的那些現象,其實是愛拉斯莫一直堵在心裡,已經琢磨好久的事情了。這會兒他恰恰住在莫爾家裡,可能腦子里亮光一閃,莫爾和moria兩個字形相近,音相近,讓他一下子抓住了題目《愚人頌》。我們在前面講過,愛拉斯莫最痛恨的事兒,莫過於愚蠢,特別是有些人明明是愚蠢之人,卻偏偏覺得自己是不世出的天才。一本正經的愚蠢,最讓人受不了。而且愛拉斯莫認為,“一些好笑的、滑稽的事情,用幽默詼諧的話語來談,普通的讀者從中獲得的啟迪,也許要比用一些冠冕堂皇的話所獲得的啟迪要更深刻”。
問:看來愛拉斯莫是找到了一種新方法,來宣揚他的思想。
答:是的。其實歷史上用諷刺文字來講哲學的人不少,比如羅馬時代的哲學家琉善,人稱古代的伏爾泰,但是以歌頌愚蠢為題材的作品,愛拉斯莫是第一人。《愚人頌》發表以後,愛拉斯莫的老朋友馬丁·多普對他有所責備。他寫了封很長的信為自己辯護,其實他談的是他寫這部書的真實的理由。首先,他列舉了許多古典哲學家,他們也寫過不那麼嚴肅的文章,但是這些文章仍然有重要價值,比如他說,“大哲學家柏拉圖,儘管他是非常嚴肅的人,但他也贊成同伴之間的那種豪飲式的較量,因為他認為,在觥籌交錯之間,在酒席間爆發的朗朗笑聲中,一些以嚴肅的方式不能化解的敵意,轉眼間就消失得無影無蹤”。愛拉斯莫非常喜歡一句話,“笑着說出真相又有何妨?”而且他還舉個例子,說有些特別智慧的老人會裝作糊塗,說些傻話來揭露人們的不端的行為。而他也要給自己帶上愚人的面具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因為他最崇拜的蘇格拉底也曾藏起自己的真實面目,不動聲色地把辯論對手引到認識真理的路上。其次,他說我從來不針對具體的個人,只是討論社會中存在的普遍現象,如果有人對號入座,那就純屬是自尋煩惱。再說,我說的這些話,就算讓有些人不高興,但那也是苦口良藥,我的這種苦口良藥就是為了治人心靈上的毛病。而且指責我這部著作的人,一定是智力低下,因為聰明人看到機智的諷刺,會欣賞會贊美。只有那些濫竽充數的神職人員才會感到自己被冒犯了。因為他們會在我的書中找針對他們自己的文字。說到最後,愛拉斯莫就有點憤怒,開始壓不住火,說其實這些人比豬還蠢,他們連起碼的常識都沒有,卻自以為上知天文、下曉地理,他們譴責一切人,只有自己永遠正確。可其實,他們才是真正的混亂製造者。愛拉斯莫說,“他們是多麼厚顏無恥、固執己見吶。這些反對真知的人,有其不可告人的陰謀。他們這樣做是為了鞏固和提高自己在神學家中的地位,他們害怕如果真知重新出現,如果世界重新變得正常,那他們的無知就會大白於天下”。所以聽友們從愛拉斯莫的說法中就可以明白,凡是不讓人說話、不許妄議的那些勢力,其實他們是完全不自信的。自己一肚子草卻裝出一副淵博的樣子,所以就怕有人揭老底兒。我們常說的皇帝的新衣,其實就是愚蠢裝聰明的典型表現,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問:確實,愛拉斯莫是相當勇敢的,因為他出書的時候,宗教寬容這個概念還遠遠沒有被人接受。
答:是啊,人類為了學會寬容,不知走了多少彎路,作了多少犧牲,甚至流了很多血。但是,這個任務遠遠沒有完成。就在我們身邊,宗教極端主義不是逞兇殺人嗎?在那些一黨獨裁的國家,當局不是用盡一切辦法,耗費大量民脂民膏,只為堵老百姓的嘴嗎?一個自由的香港,蠻橫的國安法就會讓那裡萬馬齊喑。你會覺得,似乎人類幾百年的路,都白走了,難免讓人相當的絕望。所以我們才會一遍遍去重讀經典,好明白光明是怎樣來的,而黑暗的勢力,又是在什麼樣的掩護下,盤踞在世界上。愛拉斯莫歌頌愚蠢,其實是對一切真正愚蠢的最猛烈的抨擊。好,我們下次再來看《愚人頌》都說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