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雲的螞蟻集團日前突然被暫緩在香港和上海兩個股市上市,繼續在周四的法國世界報上引發關注。西蒙·萊普拉特(Simon Leplâtre)撰寫的文章在標題中寫道,面對馬雲的金融科技螞蟻的成功,中國監管機構秀肌肉。文章在導讀中寫道,在北京當局決定改變金融法規之後,電子商務巨頭阿里巴巴的金融服務分支螞蟻集團暫停了它的上市程序。
文章首先表示,這本來應該是有史以來最大的IPO,可是最終卻沒有能夠實現。中國當局發出的猛烈的命令以及最後時刻的改變規則,讓一切都改變了,並大大降低了螞蟻的發展前景。結果,擁有每月7.3億用戶的螞蟻集團於11月3日星期二宣布,暫停在港滬兩地上市。這對中國的商業環境來說,是一個很壞的信號。
文章就事件回顧道,事件是突然於11月2日星期一開始的。這一天,阿里巴巴創始人、現在已經半退休的螞蟻的大股東馬雲,螞蟻的董事長井賢棟以及總裁胡曉明,受到銀行業監管機構的約談。這一約談的內容,沒有透露,相關的信息很少,但是同一天,當局發布了一個法規草案。這一法規草案改變了金融科技的規則,給金融科技施加了類似於傳統銀行的規則,特別是,要求提供貸款的機構的儲備金必須達到信貸金額的30%。
文章指出,根據以前的法規,螞蟻不能夠直接貸款,所以螞蟻成立之初本來只是一個簡單的中介機構:螞蟻的支付寶依據阿里巴巴的用戶數據,評估用戶的信譽,並將分析結果出售給有需要的傳統企業。由於這一模式,螞蟻賺了很多錢,但螞蟻管理的資金很少,因為支付寶提供的信貸實際上是由銀行來管理的。
現在,這種不需要很多資金的模式不行了。可是,最近,貸款成了螞蟻營業額的主要來源,超過了其一直以來的在線支付業務。根據專家們的說法,螞蟻需要弄到200億美元的資產才能夠繼續貸這麼多的款……這就嚴重限制了螞蟻擴張發展的可能性。
就此,研究中國金融體系的專家、《紅色資本主義:中國非凡崛起的脆弱金融基礎》一書的作者之一弗雷澤·豪伊(Fraser Howie)說,“我敢肯定,螞蟻將繼續在中國扮演重要角色,並且我相信它將會公開上市,但市值可能會低一些,因為未來,它的商業模式的攻擊性將大大降低。”
螞蟻被暫停上市,是不是因為馬雲過於樂觀?是不是因為馬雲冒犯了中國金融當局了呢?文章指出,在螞蟻預期上市日期前的10月24日,馬雲在一個經濟論壇上毫不猶豫地抨擊了中國監管機構,馬雲指責銀行和當局是“當鋪的心態”,要求提供的抵押品過多。馬雲還表示,中國需要能夠提供這類貸款的大膽的新人,他並強調,創新型個人或企業通常被中國大型銀行所忽視。
文章表示,對不停強化其對私人公司的影響力,強化其對中國社會的影響力的中國共產黨來說,這是一個羞辱。
但是,弗雷澤·豪伊(Fraser Howie)表示,馬雲的發言可能不是導致形勢轉變的主要原因。他說 “首先,由於有了公司只需要註冊而不需要股市當局批準的新的科創市場,公司的上市過程加快了,這讓評估風險的責任落到了投資者的頭上。其次,監管法規多年來一直是在變化的:為的是將風險降至最低並增強穩定性。眾所周知,處於防守狀態的銀行業一直在施加壓力,以便讓螞蟻也受到監管。在所有這些因素中,馬雲的講話可以說是最不重要的因素。”
文章援引的另一位專家也說,實際上,每個人都在等着螞蟻有一天也要遵守嚴格的規定。我們更認為是這一天來得太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