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

這一次,中國抵制的外國品牌之多令人震驚!

發表時間:

雖然出於政治動機的抵制運動在中國相對比較常見,但它們通常都與特定的品牌有關,或者涉及與中國有衝突的國家的品牌。這一次,中國的抵制規模令人震驚!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瑞典服裝品牌H&M幾個月前曾經發布的一份聲明本周突然在中國社交網絡上受到關注。六個月前,H&M發表聲明表示,因為新疆存在的強迫勞動的原因,該公司不再使用新疆生產的棉花。

六個月後,因為這一聲明,H&M在中國社交媒體上引發了一片的聲討聲,很多人留言要求H&M“滾出中國,並呼籲抵制該品牌。“#H&M碰瓷新疆棉花”的主題標籤在微博上也成為熱搜。

法國世界報周四在網站上就這一事件刊出文章指出,繼H&M之後,其他也已停止使用新疆棉花的品牌例如耐克、阿迪達斯、優衣庫,、紐百倫和Gap等等也正在受到互聯網用戶和中國官方媒體的攻擊。

署名西蒙·勒普雷特(Simon Leplâtre)的文章指出,一些民族主義者網民3月24日星期三發出抵制呼籲後的第二天星期四,H&M產品就從阿里巴巴、京東和拼多多等主要在線購物網站上消失了。甚至,H&M商店還從百度地圖等在線地圖應用程序中消失了。

周四,在中國的社交網絡上,一些人公開了他們焚燒自己的耐克運動鞋的視頻。”“#H&M碰瓷新疆棉花主題標籤在微博上是討論最多的話題,擁有超過10億的瀏覽量和800萬條評論。好幾個中國明星也結束了他們與H&M和耐克的合作。網上的視頻顯示,一些商業中心甚至把那些顯示有H&M商店進駐的招牌都給拆除了。

世界報文章指出,雖然這些抵制活動似乎是由網民發起的,但周三,多家中國官方媒體和官方組織都在積極地進行宣傳。比如,共青團寫道:“一邊想在中國市場賺錢,一邊又拿着徹頭徹尾的謊言來攻擊中國。這樣的操作,也許正合了這一家企業的品牌字母縮寫:荒(Huang)謬(Miu)!”中國人民解放軍的賬戶則說,H&M的立場是“愚昧和傲慢的”。

世界報文章還指出,雖然出於政治動機的抵制運動在中國相對比較常見,但它們通常都與特定的品牌有關,或者涉及與中國有衝突的國家的品牌。

過去,有航空公司曾因將台灣或香港歸類為獨立國家而受到批評,杜嘉班納(DolceGabbana)曾因其創始人的言論被視為種族主義言論而受到抵制,美國的NBA則曾經因為其一名負責人支持香港民主運動的聲明而被暫停了比賽的轉播。

這一次,中國抵制行動的規模令人震驚。中國網民把H&M公司幾個月前的聲明都給挖出來用上了,而這一聲明在H&M的網站上早就看不見了。

文章還指出,在中國發生的這些攻擊,其時間的選擇非常具有政治性。在中國和歐盟因新疆少數民族所遭受的鎮壓而發生外交較量之後幾天,服裝界的全球一號巨頭H&M以及十多個西方巨頭品牌在中國成為了被抵制的對象。

星期一,歐盟對參與鎮壓新疆穆斯林少數民族的三名中國政治負責人和一個準軍事組織實施了制裁,美國、英國和加拿大也很快加入了制裁的行列。

世界報的文章繼續寫道,這是自1989年天安門大屠殺以來,歐洲第一次制裁中國官員。作為回應,中國制裁了十多個歐盟的名人和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