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世界報

中國人在國內旅遊,讓全球旅遊業成了孤兒

發表時間:

法國世界報周五刊出的一篇文章關注中國國內旅遊的情況及其對全球旅遊業的影響。相關文章的標題是:中國國內游讓全球旅遊業成為了孤兒。

法國世界報
法國世界報 RFI
廣告

由吉盧(Clément Guillou)和勒普拉特(Simon Leplâtre)共同撰寫的文章表示,在疫情前推動全球旅遊業增長的1.5億中國遊客現在正在中國國內旅遊。他們什麼時候才能重新開始國際旅遊,尤其是來法國旅遊呢?文章援引業界人士的話說,恐怕這還需要好幾年的時間。

文章表示,今年像2020年一樣,中國人基本上只能是國內游,而且出行的數量將大幅下降,不過中國人出遊的願望一點也沒有降低,一些國內的機場,如廣州和成都機場,其繁忙的程度不亞於迪拜,倫敦或者是巴黎機場。從去年2020年夏天開始,中國國內旅遊業就已經幾乎恢復到了疫情爆發前的水平。

在9月19日起的三天中秋假期期間,中國人的出行人次達到8800萬,是疫情前2019年的87%。旅遊支出達到370億元人民幣,是2019年的79%。

不過中國人的出行有了新的特點。中國人現在傾向於選擇本地旅行,而且只是在最後一刻才預訂。中國的國門應該會關閉到名年2月的北京冬奧會之後,針對疫情,中國實施的仍然是零容忍戰略,對入境的人繼續實施兩到四個星期的隔離。

香港大學病毒學教授靳東彥(Jin Dongyan)認為,“這一新常態可能會持續很長時間,”他說,“目前,中國正生活在自己的世界裡,實行零容忍政策。這樣,付出的代價非常高,因為邊界幾乎完全被封鎖。但是,是應該要學會​​與病毒共存的,因為我擔心它可能會像感冒一樣普通。”

文章繼續寫道,2009年到2019年之間,中國人出境游以每年13%的速度增長,達到1.55億人次。

到目前為止,沒有任何跡象表明中國當局打算重開國門。尤其是2022年不僅有冬奧會,秋季還有全國黨代會,決定延長習近平總書記的任期。有這些大事的年頭,中國都是進一步管控社會的。

對中國人境外游何時復蘇的預測一而再地被推遲。旅遊分析公司ForwardKeys的中國市場專家(Nancy Dai)認為,在邊境重新開放後,國際旅行將出現非常溫和的復蘇,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要到2025年了。其他更為樂觀的人則預計,將在2024年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多家民意調查則都顯示,中國人出國旅行的意願很弱。大多數受訪者都為他們恢復出國旅行設定了三個先決條件,這就是:政府同意出國、目的地國家的新冠病例數減少到零,還有就是,不論是抵達目的地國家的時候還是返回中國,都不需要隔離。

根據旅遊業的專家,由於衛生原因、由於組織上的原因以及地緣政治的原因,一開始,東南亞將是中國人唯一考慮的目的地。龍途旅遊諮詢(Dragon Trail)的一位負責人(Sienna Parulis-Cook)說:“‘與病毒共存’的概念在中國實在是不普遍。”中國人對目的地國的衛生狀況的評價與疫苗接種率無關,而是和新病例數量相關的。”

旅遊線路上是否有接觸人數的限制、東道國是否需要戴口罩、人口的低密度等問題也都是中國人出境旅遊要考慮的因素。而這些都是歐洲的弱勢,從中國的角度來看,歐洲未能一致認可中國的科興疫苗和國藥疫苗,也是歐洲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