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好,我是安東尼,歡迎收聽法國世界報摘要。面對華盛頓,中國想要拿氣候問題作籌碼。這是今天法國世界報里和中國有關的一個重點標題。報紙的觀點是,習近平沒有去格拉斯哥氣候峰會,不僅僅是因為中國的零新冠政策,同時也是因為北京想要把全球暖化問題的談判與解決中美之間的各種糾紛掛鉤。
不要說改善中美之間關係,10月30日和31日在羅馬舉行的G20峰會和在格拉斯哥舉行的聯合國氣候峰會,看來都加深了中國和美國這兩個世界主要經濟體之間的分歧。法國世界報說,很明顯,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是很願意和美國總統拜登出現在一起。
報紙說,習近平寄給G20 峰會一個視頻講話,給格拉斯哥氣候峰會去了一封信,簡約到不能再簡約了。美國總統拜登星期天從羅馬開始一直到星期二在格拉斯哥都沒少數落習近平的缺席。他在蘇格蘭的記者會上說,中國非常失策,因為全世界都盯着中國,想知道中國帶來了什麼樣的附加值。現在中國已經喪失了在全球範圍內發揮影響, 對在氣候峰會會場上的人發揮影響的能力。我們也是這麼評價俄羅斯的,現在中國也一樣了。
那世界報對中國的回應又是怎麼看的呢? 報紙說,中國抓住這次機會把自己放在各發展中國家的代言人的位置上,表達了針鋒相對的觀點。在北京看來,是西方國家自己沒有履行諾言。習近平在他的視頻講話中說,發達經濟體要履行官方發展援助承諾,為發展中國家提供更多資源。在他聯合國哥本哈根氣候峰會的書面致辭中說,發達國家不僅自己要做得更多,還要為發展中國家做得更好提供支持。世界報解釋了背景,7大工業國在2009年承諾, 為幫助發展中國家應對氣候變暖問題,從當年起一直到2020年每年提供1000億美元的資助。但是這個承諾事實上從來沒有兌現過。
法國世界報對習近平在視頻講話中強調的第二層意思作了解讀。報紙認為,習近平講的是,和氣候變暖抗爭要靠大筆投資,G20 應該促進科技革新與交流。但是美國做的正好相反。報紙引用習近平的講話說,人為搞小圈子,甚至以意識形態畫線,只會製造隔閡、增加障礙,對科技創新有百害而無一益。世界報說,這是暗指華盛頓試圖在對華技術出口方面製造障礙。
報紙說,北京要把氣候問題的談判與解決美中之間其他糾紛掛起鉤來。這是拜登總統的氣候問題特使克里9月初去中國出差時察覺的。中國方面7月底在天津接待了塔利班的領導人,可是克里在中國卻沒能和他會談的人面對面開會,而是通過視頻開會。法國世界報說,在美國人面前,中國外長王毅表現得沒得商量。
王毅說,抗擊氣候變暖不能和其他地緣政治問題分開處理。美方希望氣變合作成為中美關係的“綠洲”,但如“綠洲”周圍都是“荒漠”,“綠洲”遲早會被沙化。
報紙注意到,11月2日星期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的講話延續了同樣的邏輯。他說“不能一方面要求中方減煤,一方面又制裁中國光伏企業”。而中國的光伏業在新疆特別發達,但是新疆的光伏業又被美國以各種踐踏人群使維吾爾族穆斯林受到傷害為理由制裁。
法國世界報說,拜登和習近平的視頻通話預計在年底之前進行。報紙認為在離下一屆中國共產黨全會只有一年的時間裡,中國國家主席會覺得,在目前的條件下,和美國總統一起出現,還要對氣候問題作出更多的承諾,弊大於利。世界報總結說,只有中美關係升溫了,才能指望抗擊氣候變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