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因疫情而被迫關閉的博物館做夢都想的,盧浮宮做到了,這個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館剛剛推出了一個龐大的數據庫——盧浮宮館藏網站(Collections.louvre.fr),用戶可以在網上查看盧浮宮的館藏作品,其中還包括自2004年起,成為盧浮宮一部分的歐仁-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作品,杜伊勒里花園和卡魯塞爾廊的雕塑,以及二戰後,從德國收回的法國藏家的藝術藏品(MNR——Musées Nationaux Récupérées),這些等待歸還給合法主人的藝術品被委託給盧浮宮管理。
總的來說,目錄目前編輯列出了48萬2000多件畫作和工藝品,約佔盧浮宮展出、出借或存放在庫房藏品的75%。相比之下,新網站取代了之前的"僅 "編輯了3萬件藏品的圖集(Atlas)數據庫。盧浮宮研究和收藏部主任馬蒂厄(Néguine Mathieux)表示說:"這意味着我們不再局限於在盧浮宮展廳里能呈現的,可以對我們的藏品有一個整體的認知,特別是不能展出的考古發掘。"
在健康危機中,盧浮宮藏品網站的推出可以說來的正式時候,網站是盧浮宮和德拉克洛瓦博物館的科技團隊經過兩年的工作和日常協調的成果。馬蒂厄主任繼續表示:"網站的想法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就已經有了,因為這首先是我們公益使命的一部分。我們似乎必須讓儘可能多的人接觸到這些國家收藏品。"
盧浮宮的這一新平台是為研究人員,藝術愛好者和大眾設計的,提供了多種工具和參與方式,來方便訪問者的旅程。研究人員可以充分利用學科索引,從而發現盧浮宮擁有的超過10萬幅繪畫作品和35000件雕塑作品。非專業人更容易去翻看盧浮宮的標誌性作品,那些最美的肖像,或最新收購的藝術品。
像在博物館裡散步一樣
最後,互動平面圖讓觀眾可以從這一展廳走向下一個展廳,身臨其境般地在博物館的環境中觀看作品。無論採取何種搜索方式,每件作品都會引出同一時期或是同一作者的其他類似的創作。例如,《美杜莎之筏》的說明,包括傑里柯在創作這幅傑作時的各種準備草圖。網站平台項目經理赫努(Anne-Myrtille Renoux)就此解釋說:"我們的想法不是簡單地提供一個目錄,而是讓觀看者有一種走來走去的感覺,有一種在博物館裡漫步的感覺"。
儘管藏品網站努力盡善盡美,但還是難免有其缺陷。盧浮宮雖然樂於以免費許可的形式公布作品的註解說明,允許所有人使用複製,可作品的照片並不是免費的,比如巴黎市立博物館的網站上,就有這種情況。此外,網站還是一個真正的文化調解的場所,因為對作品的註解有時太過枯燥,不熟悉的人是不太感興趣的。
為了彌補這一點,盧浮宮官網也進行了改版,提供新的互動內容、視頻和播客。赫努女士表示:"官網和藏品網這兩個平台是個雙胞胎,很容易從一個平台切換到另一個平台,以便將數據庫的內容放到另一個裡面。而且還在考慮是否可以進一步豐富說明的內容,讓它們更容易被接受。"
新網站在3月26日推出後,不到一周的時間,盧浮宮已經對它的流量感到滿意。赫努女士興奮地表示"新平台吸引的遊客數量是盧浮宮官網平常的四倍"。2020年,也就是因疫情第一次閉館的一年,博物館的官網已經吸引了超過2100萬的網民。然而,要想完整地發現盧浮宮的美輪美奐,必須要有耐心,因為網站數據庫的完成大約要等到202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