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與發展

世界自然基金會: 疫情顯示破壞環境威脅人類自身健康

發表時間:

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辦公室總裁伊莎貝爾·奧蒂西耶(Isabelle Autissier)和總幹事維洛妮克·安德里耶(Véronique Andrieux)2021年1月在《世界報》發表文章分析說,森林大量被砍伐,生物多樣性喪失與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間的密切關係,她們呼籲世界各國領導人擔當起歷史性的責任,與民眾一起採取行動改變人類社會破壞地球的現狀。

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辦公室總裁伊莎貝爾·奧蒂西耶(Isabelle Autissier)
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辦公室總裁伊莎貝爾·奧蒂西耶(Isabelle Autissier) Christophe Carmarans / RFI
廣告

生物環境被毀壞速度加快

一個由17位著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團隊,在1月13日出版的《保護科學前沿》雜誌上發表最新研究報告,地球被毀壞的速度超過科學家的預測,就是研究人員引用了150多項科學研究並得出結論稱,當前人類已處於第六次物種大滅絕的道路上。而且如果不立即進行強制干預,人類將在未來幾十年面臨“可怕的未來”,包括人身體健康下降、氣候破壞、出現數千萬環境移民和更多流行病等。

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丹尼爾·布魯姆斯坦稱,不少科學家低估了未來危機的嚴重程度,如果預測不準確,人類社會將在還無法實現哪怕是適度的可持續發展目標,災難肯定會隨之而來,我們必須告知情況嚴重的程度,讓社會要理解我們在創造可持續未來時所面臨的巨大挑戰。

首先氣候變化 極端氣候增多

在過去的一年極端氣候增加,地球極端化天氣越來越多,無論是高溫,乾旱,強降雨,強風暴等等,如澳大利亞,北美,北極野火,東非蝗災出現的頻率和強度都有所提升,特別是破壞力度更大,所以導致生態系統越來越嚴峻。從美國宇航局和歐洲氣象局統計觀測顯示,2020年的全球平均氣溫直逼2016年,成為有史以來最熱的一年,如今地球的平均溫度已升高超過1.2攝氏度,如果超出了1.5度臨界值,那麼氣候氣系統將徹底崩潰。

其次生物多樣性喪失

大家知道自從工業時代以來,人類不斷加大對生態系統的開發,工業,農業生產等等都在大力破壞原始生態系統,自從1.1萬年以來,地球已經失去了大約50%的陸生植物和大約20%的動物生物多樣性,按照這個趨勢下去,地球上700萬-1000萬動植物物種中有多達100萬種可能在不久的將來面臨滅絕消失。隨意砍伐,隨意開發等等,都是致命的影響。

科學家們在《保護科學前沿》上發布的報告指出目前地球已經歷5次物種大滅絕,每一次都造成地球上70%以上物種滅絕,最近一次發生在6600萬年前,目前最新研究報告指出,預計的氣溫上升和其他對環境的破壞意味着:未來幾十年裡,地球700萬-1000萬個物種,大約有100萬個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

而且該程度的破壞可能將在未來幾十年內發生,會導致70%的物種滅絕。

在這地球上人口過多

聯合國早期就發布了一個說明,預計到2030年將達86億,到2050年將達98億,所以地球人口還在持續地增長,重要的問題是地球人口目前正在爆炸式增長,現在全球人口達到78億,是50年前地球人口的兩倍多,科學家們指出,預計到2050年,全球人口可能會達到100億,這將導致或加劇許多嚴重的問題,例如:目前7億多人處於挨餓,10億多人已經出現營養不良,伴隨着人口增長,這兩個數據都有可能迅速增長。

就是在人口增長的同時,人類的需求資源是越來越多,所以過度開發,競爭不減,加上自然災難的影響,饑餓人口也會顯著上升,所以聯合國在2021年就因為饑餓問題發出警告,2021年將是災難性的一年。

而且隨着人口增長,導致人口密度上升因此也會大幅增加流行病傳播的風險,而且大多數新的傳染病都是由人類和動物的互動造成的,人類與野生動物的生活距離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近,野生動物貿易也持續顯著增加,如果再加上地球氣溫日趨變暖,就會導致更頻繁、更劇烈的洪災和火災,水和空氣質量變得更差,人類健康變得更加糟糕。

科學家們悲觀地指出幾乎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問題將在未來幾十年內逐漸惡化,並在未來幾個世紀產生負面影響,不利的全球趨勢將是顯而易見的。

從這三個方面我們應該看得出來,地球生命正在加速消失或縮減之中。人類社會面臨氣候,物種喪失的警鐘沒有停止,情況只是越來越嚴峻。

法國自然基金會同樣發出警告

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辦公室總裁伊莎貝爾·奧蒂西耶(Isabelle Autissier)和總幹事維洛妮克·安德里耶(Véronique Andrieux)2021年1月在《世界報》發表文章同樣指出,森林大面積地被砍伐,人類生活範圍的不斷擴大導致自然界生物多樣性喪失,這與新冠疫情大流行之間的密切關係,就是人類社會生產不斷地掠奪自然資源,提前透支未來自然界而換取現今的短期經濟增長。

科學家告訴我們,像新冠疫情這樣的流行病的根本原因與破壞森林,破壞生物多樣性和氣候嚴重失調用相同的原因。人們對森林的砍伐和自然生態系統持續被破壞,買賣食用野生物種,人類生活方式造成的破壞和過度開發本身對人類社會就是悲劇。就如同多米諾骨牌效應,當生物和人類社會賴以生存的大自然受到毀壞的時候,人們也在毀壞自己。

50年來,與人畜共患病有關的危機不斷湧現:由於生物多樣性所承受的壓力,75%的人類新發傳染病源於動物宿主。與新冠肺炎大流行有關的危機造成了巨大的人員、衛生、經濟與社會損失。此次危機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提醒着我們,將人類、動物與環境衛生聯繫起來的“同一個健康”。

如何避免

只有保護地球的生態系統,這樣才可能逆轉氣候對生命帶來的威脅,包括我們人類自己,該研究報告提出了一些幫助避免災難的具體改變,其中包括:完全和迅速停止使用化石燃料,嚴格規範市場和房地產收購等,但同時也承認人類天生的“樂觀偏見”導致一些人忽視了有關地球未來的環境警告,就是如果等到我們完全理解生態惡化產生的影響時,就為時已晚了。

世界自然基金會法國辦公室的兩位負責人認為世界各國的領袖是是否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 ? 是否會採取措施 ?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承諾歐盟在2021年6月前推出法律措施,減少對森林的破壞。無論如何,每個人都需要採取保護環境的行動,改變與征服和控制自然的態度,清楚意識到我們是大自然中的一員。

第二改變已有的思想體系,因為傳統思想體系將不同問題分開。 許多科學專家和不同國家元首開始呼籲用一種新的,跨界思考方法應對設計眾人的問題,就是把環境,動物和人類健康綜合思考,因為這些因素相互起作用。

法國世界自然基金會負責人呼籲歐盟領袖正在面臨擔當歷史責任的關鍵時刻。

 

瀏覽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