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用中國人一句老話:得人心者得天下,美國總統大選,則是“得搖擺州者得白宮”;歷來如此,今年大選,尤其如此。
美國50個州,究竟有多少個搖擺州?有說6個,有說8個,有說13個,但多數人認為,決定大選勝負的關鍵搖擺州,有6個,它們是:威斯康星、密歇根、賓夕法尼亞、亞利桑那、佛羅里達和北卡羅來納。
這6個州之所以成為搖擺州,是因為,根據歷屆總統大選的經驗,美國的50個州,有的州多數選民支持共和黨,稱之為“紅州”,有的州多數選民支持民主黨,稱之為“藍州”,而這6個州,多數選民沒有拿定主意把票投給誰,他們處於搖擺之中,所以稱之為“搖擺州”。斯坦福大學政治經濟學教授暨民調專家布雷迪(David Brady)指出,分析選情不應該只關注全國的民調,搖擺州才是影響選情的關鍵。
美國總統,不是選民一人一票選出,而是由各州的選民選出本州的選舉人團,再由選舉人團選出總統。美國共有538張選舉人票,各州選舉人票的數目,根據本州人口多少而定,如加利福尼亞州3900萬人口,擁有55張選舉人票,德克薩斯州人口2800萬,擁有38張選舉人票。美國選舉人制度的特別之處還在於,除了緬因州和內布拉斯加州外,48個州和哥倫比亞特區都實行“勝者通吃制”,即本州的選舉人票全部給予在該州獲得相對多數普選票的總統候選人。誰贏得全國538張選舉人票的半數270張以上選舉人票,誰就當選總統。今年的總統大選,和往年一樣,兩位候選人各自穩拿20個“紅州”和17個“藍州”鐵票倉的選舉人票,那麼就要爭奪6大搖擺州的101張選舉人票。在6大搖擺州中,佛羅里達州有29張選舉人票,是兩位候選人的必爭之地。
近日,媒體公布的6大搖擺州選情民調五花八門,多數民調顯示拜登領先特朗普,帶有黨派色彩的媒體民調不可信,可供參考的是一些無黨派色彩的民調。著名民調機構特拉法加集團(Trafalgar Group)的最新民調顯示,特朗普與拜登在搖擺州的支持率相差無幾,上下都在可容許的誤差範圍之內。
至於說有8大搖擺州或13大搖擺州,就是說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可能有更多的州選民處於搖擺中,這給最後誰能贏得大選增加了更多不確定性。特朗普和拜登不能僅着眼於6大搖擺州,還要爭取8個甚至13個州的搖擺選民。11月3日是美國總統大選投票日,分別為74、78高齡的特朗普和拜登,在投票日前三天仍奔走於各搖擺州造勢拉票:特朗普去的州有賓夕法尼亞、密歇根、艾奧瓦、北卡羅來納、喬治亞、佛羅里達和威斯康星;拜登在周五前往艾奧瓦、威斯康辛和明尼蘇達,創下獲一天跑三個州的最高紀錄,接着,周六、周日和周一,他前往密歇根、賓夕法尼亞。兩位候選人作最後衝刺的州,就不僅僅是6個搖擺州,範圍擴大到其他被認為搖擺的州。
2020總統大選另一個不同往年的選情是,一些傳統的“藍州”和“紅州”出現翻轉跡象:被稱作“深藍”的加州,選民支持特朗普的集會一場接一場,藍翻紅的聲勢前所未有,特朗普也到加州造勢;被稱作“深紅”的德州,藍潮洶湧,紅州翻藍不是沒有可能,拜登的競選團隊也到德州拉票。
搖擺州的選民是憑着對候選人的治國理念和政策的認同而不是按照黨派訴求投下自己的選票,搖擺州選民的選擇代表美國社會的主流民意,因此“得搖擺州者得白宮”,理所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