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分析

造訪全球頭號排污大國中國 克里沒有選擇

發表時間:

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周三抵上海與中方討論氣候問題。這是拜登上任後美國新政府首次對華官式訪問。想想不久前阿拉斯加那場激烈對峙,為了氣候問題,北京和華盛頓似乎暫時擱置了爭執。

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一行4月14日晚乘坐一輛大轎車抵達上海某賓館。
美國氣候問題特使克里一行4月14日晚乘坐一輛大轎車抵達上海某賓館。 REUTERS - ALY SONG
廣告

曾作為奧巴馬第二任總統時期國務卿的克里,到訪中國的時刻,正是美中雙邊關係最緊張的時刻。如何解釋美方此行?克里稱,氣候問題應該“單獨處理”,他到上海就是集中在雙方是否能在環保問題合作方面。那麼,氣候問題為何如此迫切,美方為何要在此時派高官前往中國?一個關鍵的原因在於中國的急速增加的排污量已嚴重到了關乎未來人類生存環境的地步。我們下面來了解一下有關中國的氣候環境以及排污的情形。

60%的電力源自煤炭發電

中國經濟快速起飛與大量耗煤密不可分。從1990-2015,煤炭在該國的消費量翻了兩番,60%的電力仍依靠煤炭發電。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年前曾承諾中國從2030年起減少排污量,從那時起再過30年,也就是在2060年達致碳中和。

但是在被風力發電、太陽能以及原子能取代之前,在一個不斷要求增加投資火力發電的國家,要讓污染曲線發生逆轉挑戰巨大。為推動減排,中國已於二月份推出排污權交易市場,但這一機制被指缺乏雄心而廣受批評。

北京工業大學潘家華對法新社表示,當局不久前還認為碳中和會阻礙經濟發展,現在達成的共識是,這是一個創造就業、增加經濟增長以及轉化社會的機會。

一國佔全球排污三分之一

2019年,中國一國的污染氣體排放量估計在1392億噸,從絕對值計算是美國的雙倍,但中國的人口是美國的四倍。

2000-2018,中國排污量猛增三倍,目前已佔全球排污總量的29%。

非化石燃料20%

中國三月份公布的新五年計畫規定,現在起至2025年,包括風電、太陽能、水電等應該佔到20%,如果與上一個五年計畫相比,等於增加15.8%。

風力發電領先

從絕對值看,中國在這些年成為可再生能源領域領先的國家之一。根據全球風力發電委員會GWEC,中國在2020年風力發電裝機71,7吉瓦,創下年度最高紀錄。

根據彭博新能源財經數據,中國去年的陸地風電裝機容量“比2019年在全球範圍內投入使用的容量都要大”。

水電全球一號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水電生產國,在該領域的電力增長量佔全球一半以上。

根據中國國家能源管理局的數據,去年該國安裝了13,23吉瓦的新水力發電設備。

瀏覽其他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