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駐港總領事:大選非傳統政黨之爭反映人民求變心切
發表時間:
法國駐港總領事栢海川(Eric Berti)早前接受香港傳媒採訪時表示,法國周日舉行大選,兩個候選人馬克龍以及瑪琳娜.勒龐的觀點也曾許南轅北轍,但共同點卻是兩人所代表的平台,並非法國傳統政治建制,反映法國選民迫切求變。
栢海川告訴明報:“法國所有人都知道國家需要改革,各候選人都要提出解決方案。”
他在訪問中指出,現時法國人大部分滿意生活,但同時對社會悲觀,如何恢復國民對社會的信心尤其重要。他認為下任法國總統須令民眾感受到身為社群一員的信心,推動惠及全民的改革。他稱,法國不應再拘泥以往的左和右,而是決定向上還是向下走,面對失業和全球化的問題保持信心。
栢海川特別提到馬克龍的主張反映了這種自信,稱他的改革方案正是要加強法國在全球化競爭下的優勢。
在訪問中,栢海川不時流露出他的政治取向更為接近馬克龍,即支持歐盟和全球化。他稱,大部分法國人想歐洲加強融合、不想離開歐元區。他說:“如果不用歐元,改回用法郎,法國利率會急升,民眾都清楚這一點。有候選人提倡放棄歐元,這會是重大錯誤。即使馬林勒龐也只是說要就此舉行公投,而公投結果肯定是‘不’。”
栢海川續稱,法國是出口國家,“法國製造”在世界有口碑,本身已受惠全球化,而法國亦正吸引包括中國在內的外資,可見外國投資者對法國有信心。他認為,下任總統要展開社會對話,恢復部分法國人的信心,“下屆總統須向他們說:你們做得到的,不要害怕全球化,不要害怕移民,接受多元差異,接受想來法國投資的國家提供的資金”。
針對法國藍領階層因在全球化浪潮下受到重創而倒向瑪琳娜.勒龐,栢海川認為,世界正經歷新的革命,許多現有的工作在廿年後可能都會消失,關鍵在於法國需要適應這場革命。他認為,法國應專註於開發高質素的產品,而非堅持維護逐漸過時的產業和工廠,下屆總統須推動教育等改革。他承認,改革不會容易,但相信今次大選將給下任總統勢頭,推動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