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 歐盟振作

主張自由與開放的前進黨黨魁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這一結果令期盼跟歐盟加強合作的東盟國家聞風振奮。

2017年5月7日,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當晚攜夫人在盧浮宮廣場向支持者致謝,慶祝勝利。
2017年5月7日,前進運動領導人馬克龍當選法國總統,當晚攜夫人在盧浮宮廣場向支持者致謝,慶祝勝利。 圖片來源:法廣
廣告

緬甸《七日新聞報》報道:法國中間派總統候選人馬克龍7號在第二輪投票中勝出,即將於5月14號就職。這是法國自1958年以來首次總統大權旁落在非主流政黨手中。

泰國通訊社評論稱,法國人民5月7號以史上最低投票率選出了史上最年輕總統。39歲的馬克龍下一步面臨承擔起“挽救社會分裂局面”的重大責任。評論員對比泰國政治時局加以說明指出,法國人在投票時經歷了泰國人幾年前經歷過的困境---沒有一名特別出色的總統候選人可供考量。泰國在2014年軍人政變前經歷了十多年的社會分裂和政治動蕩,法國當前面臨類似危機。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社論寄望馬克龍透過“中道政治力挽狂瀾”,給歐盟的穩定注入強心針。另據《菲律賓星報》分析,支持全球化的馬克龍戰勝了主張傳統、封閉和民族主義的馬琳.勒龐,這其實不是他在推行改革中遭遇的第一次挑戰,馬克龍下一步即將面對的巨大難題是:怎樣在下月舉行的議會投票中獲得多數席位?如何在沒有主流政黨支持的情況下開拓嶄新的執政局面?

馬來西亞《星洲日報》報道,法國大選結果不值得擔心,令人擔心的是法國乃至整個歐盟未來所面臨的困境,即傳統政黨日漸式微、民粹主義迅速擡頭的發展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