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政部8月7日宣布就香港自治在近期受到的侵蝕和破壞,向特首林鄭月娥、中國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和香港中聯辦主任駱惠寧等11名中港官員實施制裁。作為美方制裁的首要對象,林鄭月娥周六通過臉書回應指,她的訪美簽證有效期到 2026 年,並稱“既然本人並不嚮往到這個國家,看來也可主動註銷了。”此外,同樣位列制裁名單的駱惠寧亦表示,“自己在國外沒有一分錢”,並調侃稱,“我也可以向特朗普先生寄去100美元,以供其凍結之用”。美國此次針對香港問題首度提出對中港高官進行制裁實為少見,那麼美方宣布的制裁措施真的就只值100美元嗎?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在周五通過推特表示,“今天,美國制裁了11名對侵蝕香港自治負有責任的個人。”他強調,“當香港人民在中國共產黨或其幫手的手中遭受殘酷地壓迫時,我們不會袖手旁觀。”蓬佩奧還在美國國務院發布的聲明中指出,中共已經清楚表明,香港永遠不會再享有北京允諾香港人民和英國的50年高度自治。對此,特朗普總統也清楚表示,美國會把香港視為“一國一制”,也會對搗碎香港人民自由的人士採取行動。
根據美國財政部宣布的制裁措施,被制裁的中港高官在美資產,無論直接或間接持有,只要超過一半權益,就會被凍結,以及需向美國財政部海外資產控制辦公室(OFAC )申報。除非美國當局許可,否則任何當地機構均不可與被制裁人士有業務往來,或向對方提供資金、貨品或服務。此外,美方公布的11名受制裁官員名單還列出了他們的出生日期、身分證號碼及住址,部分官員的護照號碼亦包括在內。
對於美方採取的這一行動,正如上文所提到,除了自稱將主動註銷美國簽證之外,林鄭月娥亦通過臉書回應質疑,美國入境部門將個人資料轉交財政部,“有否違反人權的保障,值得商榷”。她還嘲諷美國當局連她的個人資料都搞錯。值得一提的是,不少與林鄭一起遭受制裁的官員紛紛表現出不懈的態度。例如保安局局長李家超就反駁指,美國本身亦有大量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卻以香港國安法作借口,反映其雙重標準和虛偽;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局長曾國衛則稱,他對制裁感到“不痛不癢”,又譴責美國“起底”和公開個人資料。
曾國衛告訴媒體稱,美國的“所謂制裁”,“簡直是自欺欺人,對我而言不痛不癢、毫無影響、毫無意義。”他續稱,“我們是不會被他們嚇到的,反而更令我們堅信現在所做的一切是正確的。”此外,同樣被制裁的律政司司長鄭若驊亦形容此為“徒勞無功”,揚言“與祖國和全國人民相比,我的個人利益毫不重要”。值得一提的是,先前有當地媒體報道,鄭若驊和丈夫潘樂陶被指持有香港安樂工程63.48%股份。翻查安樂工程年報,該公司在今年3月31日完成收購美國紐約市升降機公司TEI Group的51%股份,涉資約2.78億元。據稱相信安樂工程已合資格成為受美方制裁的公司。
此外,警務處前處長盧偉聰則批評美國政府蠻不講理,表示對不公平的制裁極度遺憾和憤慨,揚言會堅定支持落實港區國家安全法。他的繼任,鄧炳強也回應稱,“維護國家及香港的安全是我的責任和榮譽,外國對我的制裁,對我來說毫無意義,我會繼續專心做好維護國家及香港安全的工作”。分析人士指出,儘管上述提到的中港官員中不少紛紛表示,自己外海或美國沒有資產,但由於特朗普早在7月就簽署了相關的行政命令,如若當事人或家屬在美國存在資金等可流動物也有時間可以轉移。
那麼華盛頓採取的制裁措施真的像這些官員所說的那樣“毫無意義”嗎?對此,流亡在英國的香港立法會前議員羅冠聰表示,在理解制裁的效力以後,絕不是林鄭一句“我在美國沒有資產”就能輕輕帶過。他在臉書上發表的分析看法是,被制裁官員所受到影響是災難性的,輕則所有在銀行的資產被凍結,重則完全沒有金融、專業機關為其服務,且制裁力度都還有很大的上升空間。他稱,現在中美緊張關係一再升級,未來勢必有更多制裁名單釋出,羅冠聰警告稱,“今輪有幸逃過一劫的高官黑警要提心弔膽了”。他在文章中並着重強調特朗普在上個月簽署的《香港自治法》。該法律要求對為相關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務的金融機構進行限制。他談到,“在美元霸權底下,中共無反枱和對等報復的能力。”
羅冠聰認為,“其實制裁最有效的地方,是美國政府擁有極大的酌情權,從而令個人、企業、交易夥伴在這個相對含糊且風險極大的狀況下,選擇避險而拒絕向被制裁人士提供服務。”此外,身在香港的黃之鋒也於周六通過臉書介紹指,多名港府高官的家人均有外國國籍,其中包括此次遭受美國制裁的林鄭月娥、李家超,他們各自的配偶和兒子均為英國國旗,鄭若驊的丈夫是加拿大籍。此外,他還介紹指,未遭制裁的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的妻子和兩名兒女亦是英國籍,環境局局長黃錦星的妻子是為加拿大籍。至於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其子女均是在澳洲留學等。
黃之鋒還建議稱,“作為龍的傳人,為何家人要持有外國國籍?身為五千年來的中華兒女,怎能容讓西方列強欺負我們?既然香港特區官員反對制裁,現在就要拋售所有海外物業,家屬也應立即放棄外國國籍,不能容讓八國聯軍有借口批評我們,大夥兒們回大灣區養老就最好了。”他續稱, “反制西方制裁的第一步,就是拋售海外物業及安排家人放棄外國籍,那個官員不願意,就是不效忠國家,向外國示好的表現!”事實上,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期就香港國安法一事在接受採訪時就曾提出,“他們做的都是,在這一可怕的事情上簽名,鎮壓香港的自由,自己卻深知一旦事情向壞的方向發展,他們有他國護照可以出走離港,而大多數港人則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另在華盛頓方面,蓬佩奧周六在推特上寫道,“全世界都看到中共如何收緊對人民的控制,包括拘捕香港的民主派抗爭者,以及在新疆打壓穆斯林少數群體。”他警告稱,“(制裁行動)這些將不是一錘子買賣(These actions aren't one-offs)。”此外,正如羅冠聰所提到,是否會有其他的西方國家效仿美國對相關的中港官員進行制裁。對此,多名英國議會議員相繼通過推特表示,英政府應效仿華盛頓對林鄭月娥等官員加以制裁。例如,英國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就通過推特對美方的行動表示歡迎。他還提出,“英國亦應引用馬格尼茨基式制裁”。《馬格尼茨基法案》最先是美國國會在2012年通過,後於2016年將法案覆蓋範圍擴展至全球,任何人因捍衛宗教、言論、集會自由等而遭政府迫害,美國總統可制裁有關國家。英國等多國其後都推出效仿《馬格尼茨基法案》的法案或修正案,以制裁侵犯人權的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