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聞解說

張倫:正面、信心、希望 馬克龍將為法國掀開新篇章

發表時間:

很多法國人在5月7讓度過不眠夜,法國第五共和誕生了第八位總統,39歲的中間派政治新人馬克龍以絕對高票擊敗極右翼瑪麗娜 勒龐,成為法國下任、也是史上最年輕的總統。在堪稱奇蹟的勝選之後,即將入主愛麗舍宮的馬克龍所面臨的困難也挑戰也足以令人生畏,他將如何帶領危機重繞的法國實現團結、振興?我們來看法國蓬多瓦茲大學副教授張倫先生的分析。

le 7 mai 2017.
le 7 mai 2017. REUTERS/Christian Hartmann
廣告

首先談談您對馬克龍這一獨立於左、右傳統政黨的“政治新人”最終當選法國總統的看法?他勝選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張倫: 我想最深刻的原因是法國人希望變革的非常深層次的心理動因。我們知道法國這些年面臨很多危機,從恐怖襲擊,到失業,各方面的許多問題,這些年狀況不佳,當然也有全球化時代各個國家所共同面臨的一些問題,這些問題在英國脫歐、美國的特朗普當選、包括土耳其公投等國家發生的事情上都有體現,但說到底,就是這樣一個全球化時代,像法國這樣一個發達國家,如何面對挑戰,面對未來,再造法國的雄風,我想這樣一些問題和挑戰都集聚在這樣一個時刻,傳統的一些政治人物和一些體制也不再能夠有效地應對這種挑戰,社會不滿集聚,在這樣一個時刻,馬克龍應運而生,當然也是因為他個人的一些魅力和政治智慧,最終脫穎而出,得到總統的寶座,我想這可能是最深層、最基本的原因。

馬克龍勝選時表示,“一個充滿希望和信心的嶄新篇章已經開啟",面對經濟長期低迷、恐襲威脅、歐盟發展陷入困境的法國需要馬克龍帶來的樂觀和正面信息,但同時高達近25%的高棄票率是否也反映出馬克龍試圖團結法國民眾的任務艱巨?

張倫:當然您說的完全對,我們先說一點,如果我們設想其他候選人進入第二輪和極右國民陣線主席勒龐對壘的話,我現在都很難說瑪麗娜勒龐是否會最終出現,那隻有馬克龍這樣一個候選人,以他全新的形象、個人的魅力 和走中道政治的立場,最終,甚至以超出觀察家預計的 、高達66%的高票當選,換其他任何一個候選人,都絕對會做不到的。在這一點說,這絕對是法國民主的一個勝利,當然也是馬克龍個人的一個勝利、他的支持者們的勝利。也是法國將來可能一個希望篇章的起點。

馬克龍 的選舉和其他人的最大一個差別就是他一直在堅持在用一種正面的、帶給人們希望的立場和主調打選戰。我們可以看到其他的候選人基本上、很多人是建立在一種對現實的批評,很灰淡的一個色調里來舉行選舉,所以馬克龍的這種選舉是真正給法國掀開了一個新的篇章,帶來一個全新的希望。對世界也帶來了一個衝擊,我們知道從英國脫歐開始,全球化民粹主義的浪潮非常危險。馬克龍的出現,成功地阻擋了這樣一個大潮,對於世界,某種意義上來說也是一個福音。
但是正如您所說,問題依然是非常嚴重的,如果問題不嚴重,恐怕他也不見得會脫穎而出,他自己也非常清醒。從昨天晚上兩個他的演講中都看得出來,他對問題的嚴重性抱着非常清醒的認識。在世界政治史上,我們很少見到這樣一個總統高票當選之後,是以這樣一個非常嚴肅初沉重的基調來宣告自己的勝利、預示未來的。從這一點看問題確實是非常嚴重,他對此非常清清醒,有這樣一個清醒的認識,或許對法國下一步發展會有一個好的開端。

敗選的極右候選人勒龐表示法國民眾選擇了一位持續現狀的候選人,馬克龍出自政績糟糕的奧朗德政府,他的5年執政能否走出新的風格,對法國進行深層次的改革?

張倫:坦白說我還是抱有很大的希望、相對謹慎樂觀的。原因很簡單,我們可以看出來,馬克龍有非常強的個性,從他的個人生活,比如他與他太太的戀情,沒有一個足夠強的個性的話,恐怕是抵擋不住社會的各種各樣的風言風語和壓力的。也可以看出他在幾次重要的選擇當中,都是秉着自己的意志意願做出重大選擇,這在推動法國下一步發展是至關重要的。
從我一個旁觀者的觀察,如果說對奧朗德有些什麼批評的話,我覺得奧朗德最為著名的是他的synthèse ,可以做很好的綜合,但是缺乏強烈的個性,這是他這幾年失敗的一個重要原因,總統是必須要有一些個性的。奧朗德的一些相對負面的資產,馬克龍能夠成功地在這次大選當中,衝破開對手不斷從各方面對他扣上的標籤,說他是奧朗德繼承者,顯出了他非常具有智慧的政治技巧。

瑪麗娜勒龐說馬克龍是法國人民選擇的一個現狀的繼續,這裡要看以什麼樣的方式來繼續。如果法國人民選擇繼續反民粹的方式來繼續政治生活,我們反而應該是樂見和為法國高興的。另一方面,說馬克龍是繼續奧朗德政策,這個話說的也未免為時過早,我個人的看法,是馬克龍一定會大刀闊斧地進行一些重要的政治改革,以他的年輕的政治家的銳氣來衝擊法國一些陳腐的慣例。擔任政治現實是有各種各樣的制度和利益的局限,馬克龍能走到什麼程度,這個我們現在還不敢說,但馬克龍一定會奮勇直前,進行改革的,這個我們從各方面的觀察幾乎是可以確定的事情。

當然這還要看另外一個因素,就是在六月份的議會選舉中能否獲得多數。但是馬克龍會對法國進行重大的改革,這是我毫不懷疑的。

您談到馬克龍所面臨的困難和限制,確實他就任即將面臨多項重要使命,包括任命總理、組建政府、迎接6周後議會選舉的多數等,您認為他會選擇一個什麼樣的總理?對議會選舉的預期如何?

張倫:這個事情要看,我曾經在一輪結果出來後寫過一篇文章提到過,有兩個因素決定馬克龍組建的這個不到一年的政黨能否在議會取得選票。第一是看第二輪決選的得票,這會帶來一個動力,這一點,昨晚統計是獲得66%的選票,這個大概是今天沒有其他任何人可以做得到的。這肯定是非常重要的一個因素。當然這裡面很多人投票是為了反對勒龐,並不完全認可馬克龍的執政綱領,這個確實還有待觀察,第二個因素,就是過渡期政府的組成,總理人選及各個班子人選,馬克龍曾經講過,他執政的這些年,一定是有一半人要有政治經驗,因為政治畢竟還是要有政治經驗的,不是像民粹主義所說的那樣,什麼人上來都可以做。我們可以看到川普沒有任何執政經驗的人上來帶來的一些問題。另一方面,為了法國政治的更新, 馬克龍也說,至少從議會的提名方面、包括政府組成要大批引進新人,在這一點,我想他在其總理和班子人選上會考慮到這兩點。

至於總理人選,他已經說過,第一要有政治經驗,第二要有一些新鮮氣息,在這一人身上體現這兩種某種程度上矛盾的要求,並不那麼簡單,所以現在幾乎所有的觀察家大概都很難預測馬克龍會最終提選什麼人作為總理人選,我想這個人選非常困難,如果提不好,可能第一會導致一些失望的情緒出來,如果提的好,會給下一步耳目一新、煥然一新,對下一步選舉及今後執政帶來很好的動因。這個我們現在也只能期望能提出一個符合兩個條件的合適人選吧。

我覺得馬克龍當選可能對法國的政治人物、甚至給世界政治人物上了很好的一課,就是人們在這個變動的時代,需要變革的內在衝動是非常深刻、非常強烈的。如果不迎接挑戰,註定會想法國這次政壇大洗牌一樣,許多人會被淘汰出歷史,這是一個非常強烈的信息。另外我想要說的是,一個真正的政治人物,應該像馬克龍一樣,勇往直前的同時給人們帶來希望,這是馬克龍在這次選舉中最大的特徵,給人們希望,給人們未來。我想這一點或許值得全世界的政治家們都要好好地思考。當然這一點馬克龍你可以看到他堅持自己的立場,在任何場合下不輕易許諾空頭支票,保持了他的一種真誠,一種面對現實同時有指向未來的態度,這也是非常寶貴的,許多政客非常願意許空頭支票,上台之後往往不兌現,這是造成很多”信任赤字“,在很多國家造成”信任赤字“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社會和國家、政治人物和民眾疏離愈來愈遠,這一點我想或許是值得很多人思考、包括中國政治人物要好好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