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

法國香波堡500周年慶紀錄片結合自然與建築文化遺產

發表時間:

法國的香波城堡(Château de Chambord),是盧瓦爾河沿岸最有名的古城堡之一,這個文藝復興時期宏偉建築於196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世界遺產,自然不在話下。它並於2005年與北京的天壇結成姐妹觀光景點。不過,打造這個城堡的法國國王弗朗索瓦一世,其當初興建目的之一就是:能夠在這裡自由自在生活,尤其是在四周濃郁的森林裡,自由打獵。近來,為了慶祝香波城堡500周年,名紀錄片製作人夏邦尼耶( Charbonnier)拍攝了香波城堡紀錄片,特別介紹了城堡附近茂林里的動物篇,以及也是一種法國文化遺產的狩獵篇。

法國聖米歇爾山
法國聖米歇爾山 © 網絡圖片
廣告

打造這個16世紀的法國曠世城堡 --- 香波城堡的國王弗朗索瓦一世,當初其建造這城堡用意是:要遠離群眾、遠離世間的紛紛擾擾,最好誰也不要來打擾他,他就是想要在這個被沼澤地包圍的城堡,可以過着離群索居、自由自在生活、除了接待他欣賞的精通天文地理的意大利名畫家達芬奇之外,他還希望在那裡能自由自在的打獵。

而今年是人化遺產古跡香波城堡建成500周年大慶,近來有著名電影人夏邦尼耶等人,也就靈感取材於香波城堡,製作了一部賀歲500周年的新紀錄片香波城堡影片,以動物為主的影片。法國製作動物紀錄片的著名導演有雅克•佩林或尼古拉•凡尼爾等人,佩林的候鳥,螞蟻王國,海洋等大自然紀錄片非常膾炙人口。這些名家也促動了夏邦尼耶,激發他製作這部香波城堡紀錄片。夏邦尼耶此前曾製作過他的第一部長片“發情動物”,而且還曾經獲得法國著名的塞薩爾影展的最佳紀錄片的提名。

此次,夏邦尼耶的這部香波城堡紀錄片,是為了追溯香波堡的“法國和歐洲政治,藝術和經濟史詩的那5個世紀,製片人不只是把自己沉浸在城堡的建築奇觀中,從各個角度拍攝,在不同季節及不同光線照射下的效果拍攝,同時也向普羅大眾呈現了香波城堡四周公園濃郁樹林的自然循環。

紀錄片是以成年鹿和小鹿的遊盪、漫步森林開場,以廣角鏡頭拍攝出香波城堡四周廣闊濃郁的森林。影片中,壯麗高大的大角鹿,它們水汪汪的眼睛看着森林中的獵人,還有盧瓦河上的翠鳥或荒野中奔馳的野豬。一下子,收回廣角鏡,導演讓我們看到一些蜥蜴正靈活爬在粗干橡樹的空心洞里;而這棵空心橡樹,也是古畫中,弗朗索瓦一世著名的標誌。整部影片,就把香波城堡的野生動物一覽無遺的呈現出來,同時交織着香波城堡宮殿牆壁上雕刻的獸像,也就是把一些城堡的小小的自然故事,加入了偉大的法國歷史。

環繞着巨大香波城堡的公園可說是一個奇妙無比的物種庫,而這個香波城堡紀錄片介紹了他們其中的一大部分。如此的生物多樣化,不是影片的合作夥伴是全國獵人聯盟以及其惡名昭彰的遊說客Thierry Coste(盜賊槍擁有者協會秘書長)會感到後悔的。他們名字打在影片的屏幕上,一般我們會在一個提倡維護狩獵利益的教學材料里讓學生觀看,然後向他們提出的說辭是:“狩獵可以平衡麋鹿的牲口數量。”因此,選擇這個香波城堡紀錄片當教材的老師們至少應該知道他們會付出的代價吧!

除此之外,影片還介紹了達·芬奇設計的香波城堡別具特色聞名世界的雙層的樓梯,雙螺旋樓梯,這在當時,也代表了一種革命,一種建築上的革命。

這部紀錄片雖是以香波城堡動物為主的紀錄片,但影片中也秀出國王路易十四(Louis XIV)和他的宮廷出席了資產階級鄉紳們的介紹,以及香波伯爵(Count of Chambord)發起的主要工程和造林計畫 或法國大革命場景,以及第一次世界大戰和第二次世界大戰時香波城堡的跌宕起伏,直到最近恢復18世紀法國園林。

香波城堡紀錄片中介紹的狩獵也是一種文化遺產,這是法國總統馬克龍幾個月前才剛說過的。它甚至就是在香波城堡的臨近的森林,晚禱時分的衝動當中,他們與大自然的愛好者相遇。 然而,一個傑出遺產建築物的紀錄片,也就是可以喚起描繪在花絲上的這種祖傳活動的一個好機會,這一點不令人感到驚訝:這是文藝復興的瑰寶之一與一種追殺動物餘興節目的結合;這種狩獵在古代是欣賞頌讚它的美感,這是毫無疑問的,這就是法蘭西永恆的文化遺產。

香波城堡紀錄片也呈現了500年循環下的自然與建築的兩個人類遺產領域的會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