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龍譴責其涉伊斯蘭教言論被斷章取義:法國熱愛和平共處
發表時間:
針對近日中東和南亞多國發生的反法遊行,法國總統馬克龍10月31日在接受採訪時表示,他早先發表的有關《查理周刊》和伊斯蘭教先知穆罕默德漫畫事件的言論遭到了他人的“操縱”。他指出,“有時是政治和宗教領袖”參與了這些斷章取義的活動,讓他們的受眾覺得這些漫畫是“法國政府散發出的一項”反對伊斯蘭教的努力。
10月16日,巴黎郊區的一名中學歷史教師薩繆爾-帕蒂(Samuel-Paty)因此前在講授言論自由的課堂上曾向學生展示過《查理周刊》(Charlie Hebdo)有關穆罕默德的諷刺性漫畫,後遭不滿的伊斯蘭極端分子當街刺殺斬首。該恐襲事件再次震驚法國,法國政府隨後決定為薩繆爾-帕蒂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國葬。國葬儀式進行期間,馬克龍發表了時長近15分鐘的講話。他盛讚帕蒂是一位“了不起的英雄”,嘆息他不幸成為“愚蠢、謊言與仇恨的受害者”,並稱法國不會禁止出版代表言論自由的諷刺漫畫作品。
這一事件尚未平息,南部尼斯市聖母大教堂在29日又發生了持刀襲擊事件,導致3人死亡,多人受傷。其中一名死者還在教堂內遭到殘忍斬首,行兇者是一名21歲的突尼斯籍男子,今年9月才偷渡到意大利,後於10月初到達法國。事發後,馬克龍表示,尼斯襲擊事件的性質與10月16日的斬首恐襲事件一樣,都是對法國的攻擊。目前,法國已進入反恐最高戒備狀態。馬克龍29日宣布增派安保部隊方案,將反恐巡邏兵力從目前的3000人增至7000人,保護學校和宗教場所,特別是天主教堂,高戒備迎接萬聖節。
就在法國一個月內經歷兩起恐怖襲擊時,不少伊斯蘭國家開始譴責馬克龍為《查理周刊》漫畫辯護的行為,並且呼籲抵製法國產品。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日前率先發動攻擊,數次批評馬克龍需要進行“精神健康檢查”,指責後者在國內推動“反伊斯蘭主義”。近日,伊斯蘭教信徒佔多數地國家諸如巴基斯坦、孟加拉、利比亞等國相繼發生民眾上街舉行反法遊行的示威活動。伊朗等國的政府官員和宗教領袖也紛紛表態譴責法國。
針對這一系列事件引發的爭議,馬克龍星期六在接受半島電視台採訪時表示,理解穆斯林信徒或因為上述有關默罕默德的漫畫而感到震驚,但這並不能自行辯護隨之而來的暴力行為,並給予其合法性。馬克龍說,“穆斯林世界的反應歸因於很多謊言的出現,及人們以為我贊成的是那些漫畫。...我贊成的是在我的國家我們可以自由地寫作,思考和進行繪畫。因為我認為這很重要,是一種權力,也是我們的自由。”他補充說,“這並不意味着我個人支持我們所畫的所有東西。”
採訪中,馬克龍表達出希望緩和爭議的態度,但他強調不能在捍衛言論自由的問題上加以放棄,並稱“因為這將違反憲法,對我們來說將是嚴重的主權喪失”。他同時強調在法國沒有對穆斯林世界地“污名化”。他續稱,“之所以會如此,是由於人們混淆了這種立場,而我認為,這一立場依靠支持它們的事實是不容置疑的,所以他們開始攻擊一個國家。”
馬克龍堅稱,“但我也對很多的(外國)領導人說過,在法國新聞界是自由的。”他補充說,“在許多要求抵製法國的國家中,他們不再有新聞自由。這也意味着,不再存在諷刺漫畫出現的可能,不僅不能對先知、上帝或摩西(畫諷刺漫畫),被禁止的對象還包括這些國家的統治者們”。
另就對埃爾多安的看法,馬克龍指,在他看來埃爾多安對北約盟友展現出一種“好戰的表現”。他本人則希望局勢所有緩和,並指埃爾多安也應“不要說謊”。在目前兩國之間的外交緊張局勢中,馬克龍還要求埃爾多安尊重法國,尊重歐聯,及尊重其價值觀,並“不要撒謊和不要挑釁他人”。
馬克龍當天還在推特上寫道,“與最近幾天我在社交媒體上聽到和看到的很多內容相反,我國與任何宗教信仰都沒有過節。這些宗教都得到自由地信仰! 沒有污名化:法國熱愛和平與和睦共處。”他還用阿拉伯語重複表達了上述信息。此外,馬克龍轉發了當天的採訪片段,並稱,“我永遠不會接受我們可以為暴力進行辯護。我們的自由,我們的權利,我認為保護它們是我們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