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中國/大學滲透

法國大學與研究機構有中國影響的陰影?

法國一家大學
法國一家大學 © 網絡照片

法國周二公布的一份議會報告稱,法國大學和學術界受到多種外國干涉和影響,法國必須更好地抵制這些干涉和影響,報告譴責 "中國佔主導地位,但不是唯一。該報告指北京的滲透影響工具中包括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CIs)。該報告由法國參議院主導做出。

廣告

一項研究報告稱中國的影響在法國大學中 "佔主導地位"。據法新社今天報道說,其他國家,如俄羅斯、土耳其和某些波斯灣國家,也在報告中被提及,該報告是法國參議院委託所做。

據該報告,"但其他國家都無法與中國的戰略手段和規模相提並論,而且中國的戰略在多個層面發揮作用,中國也不再掩飾其在國際關係中佔據核心地位的願望。"

 一些西方國家已經公開表達了對中國在他們的大學中的影響戰略的擔憂。

法國參議院的這份長達240頁的文件討論了 "國際關係的野蠻化",研究和教學也不例外。該報告描述了 "影響的企圖","不再局限於經濟情報問題,而是擴展到學術自由和科學誠信"。

法新社說,由艾蒂安-布朗(共和黨,羅納省)主持的調查研究工作重點是雙重影響。 一方面,通過人類學與社會學方式方法塑造一個國家的形象或聲譽,或強化一個官方的敘述。另一方面,以入侵和捕獲敏感的科學數據(......),來獲得戰略、經濟或軍事優勢"。

據該報告說,"中國似乎是最有能力它的實力和它的長期政策能力來進行全球和系統性影響戰略的國家"

北京的工具中包括遍布世界各地的孔子學院(CIs)。與法國、德國和西班牙等的相對機構,他們旨在獨立或與大學合作傳播中國文化。但批評者指責孔子學院是宣傳工具,威脅其合作夥伴的學術自由,甚至藏匿間諜。

該報告強調了大學所面臨的困境,它在本質上是學術開放的,但現在必須採取持續的警惕,特別是對它所接收的外國學生。

作者認為,法國學術界缺乏警惕門檻,不適合新的威脅世界,並因整體資源缺乏而被削弱。

報告建議 "將外國干涉的威脅提高到政治層面水平對待",並對 "現在談論俄羅斯的'巨魔農場'或來自俄羅斯和中國的網絡攻擊已視為司空見慣的事情 "表示遺憾。

該報告呼籲,除其他外,制定一項歐盟範圍內的戰略,對大學電腦網絡系統的安全性進行審計,並建立一個 "關於檢查非歐盟項目資金來源的透明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