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政治/社會

林鄭:將全面開展國安教育 已要求教育局制定計畫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資料圖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資料圖片 © 路透社圖片

香港特首林鄭月娥7月11 日在出席由《文匯報》和教聯會合辦的“香港教育高峰論壇”時表示,年輕一代出現問題可能主要不是教育問題,“而是教育被‘政治化’的問題”,已要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制定計畫,全面在學校開展有關《港區國安法》、《國歌法》等教育。

廣告

林鄭月娥在致辭中表示,她自己對教育的關心和重視無容置疑,認為如今香港教育面對最大問題是“政治問題”。她指出大量年輕人在去年開始的反送中運動中參與、被捕。她續指,“特別是‘中大’和‘理大’事件亦反映我們的大學校園好像變成了‘暴力溫床’”。她聲稱,中學出現的人鏈、叫有“港獨”含意的口號等行為,“令人極度擔心排拒國家和反對政府的思想已經植根於時下青年人的心中”。

林鄭月娥稱,“更令人擔憂的是,事件反映部分學生的守法意識薄弱,經過暴力洗禮的青年人似乎習慣了用口號或者抗爭的手法去表達己見和爭取自己的利益,與多元社會為和平共處而必須推崇的理性討論、換位思維背道而馳”。她表示,“別有用心的文宣把暴力合理化,把對任何管治機構和從集體利益出發的考慮皆妖魔化為極權的表現。他們誤以為只要持續進行破壞,把違法抗爭行為合理化及恆常化,就可以逼政府讓步。”

林鄭月娥說,“面對如此嚴峻的青少年現狀,我們不禁要問,香港的教育出現了什麼問題?我認為,香港年輕一代出現的問題,可能主要不是香港教育的問題,而是教育被‘政治化’的問題。換句話說,政治問題不解決,更好的教育措施、更多的教育資源,也難以扭轉局面。”她稱,“教育的政治問題和香港社會整體的政治問題是分不開的,多年來清楚看到有反中央、反政府的勢力通過不同途徑滲透校園,而社會上,媒體對國家的負面報道,對歷史的錯誤表述,對政府和執法機構的肆意抹黑,都反映在教材、課堂教學、考試題目、學生的課外活動等”。

她談到,這就是為什麼《港區國安法》中有兩條條文直接跟學校有關,“在教育層面,國家安全不是一個單一的議題”,因此已要求教育局局長楊潤雄制定一套計畫,全面在學校開展有關憲法、《基本法》、《國歌條例》、國安法的教育。她續稱,“這些法例的推廣宣傳也應該與中國歷史和國情教育有機結合,以全面、深入、生動而有趣的方式在各班級推行”。發言最後,林鄭說,“我在今年七月一日的慶祝特區成立23周年的致辭中說,《國安法》是香港從亂到治的轉機。我希望《國安法》也是讓教育回歸教育,讓學生的學習重回正軌的轉機。我和教育局的同事會給學校最大的支持,讓我們攜手努力,培養青年人成為具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國際視野,有素質的新一代。”

林鄭月娥對香港國安法的表態也在近期引發了不少爭議。有聲音提出對她的站位理解和支持,同樣也有批評的聲音存在。英國末代港督彭定康近日在接受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專訪中,批評林鄭月娥是香港歷史上“一個十分令人失望的內奸式人物”。他談到,林鄭月娥在北京立法時對國安法的內容完全不知。他還指出,林鄭月娥與香港現在很多支持國安法的人一樣,自己的家人都擁有外國護照;林鄭的家人有英國護照。他指出,“林鄭等人在這一可怕的事情上簽名,鎮壓香港的自由,自己卻深知一旦事情向壞的方向發展,他們有他國護照可以出走離港,而大多數港人則不具備(這樣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