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香港民間不懈的抗爭意志,北京當局近期不斷重手行動。繼6月30日公布港區國安法後,又以新冠疫情為由,通過香港政府,宣布將原本今年9月6日舉行的立法會選舉延後一年舉行。而在宣布選舉延期前一天,香港選舉委員會宣布取消12名泛民主派立法會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如果立法會選舉如期舉行,輿論普遍預期泛民主派候選人很有可能贏得至少半數席位,在立法會贏得主動權。如何理解立法會延期決定的意圖?延期選舉能否消解港人對泛民主派力量的支持?香港科技大學社會學部副教授成名先生與我們分享了他的分析:
成名: “我想,這有兩個意義。第一,人大不久就會宣布對未來一年的臨時立法會的規定。在這些規定之下,很可能泛民主派會變成少數中的少數。那時,所有北京政府或者特區政府想要通過的不受歡迎的法律,就可以很容易通過。這是第一點,很重要。 2014年的政治改革,港人認為北京提出普選方案是假普選,該方案因為泛民主派反對,而在2015年被否決。在未來一年,人大宣布之下的臨時立法會,就很容易通過一個假的普選方案,將來民主運動就更難。”
“第二點,因為過去一年香港政府,無論是去年的引渡條例,還是現在的國安法,都不能令香港人放心。很多香港人對未來“一國兩制”失去信心,所以,他們對親北京派的支持下降很明顯。這一點,從去年的區議會選舉,還有幾個星期前的民主派初選,都可以看出來。所以,(延後選舉)的另一個意義就是讓親北京的政黨有一年多的時間,去努力增加選民對他們的支持。”
法廣:那麼香港民間反應如何呢?延後選舉一年是否能讓民間的反對聲音、抵制的力量削弱呢?
成名: “我看不出民間支持民主或支持民主派的力量會下降。特別是國安法頒布才剛一個月,就已經拘捕了不少人,還有人比如羅冠聰因為與美國的一些議員說了些話,就不得不逃亡英國⋯⋯所以,很多香港人都看得到,北京政府是在用高壓方法,希望把民主運動弄到崩潰。香港人也感覺到,他們的言論自由、人權、法律保障,現在都變得非常之不肯定,很多人很擔憂。但是不是每個香港人都能夠離開香港。他們留在香港,在剛才我說的那樣的大氣氛下,我看不出為什麼一年後他們投票給民主派會的可能性會減少。”
法廣: 您覺得選舉委員會為什麼會在宣布延後選舉決定前一天,宣布取消這麼多民主派候選人的參選資格呢?
成名:“我覺得可能是北京想通過這兩天的動作,發出明確的信息,也就是:北京不允許任何有可能威脅到北京對香港的絕對控制的反對力量。這是它要告訴港人和世人的信息。重要的是任何要求民主、要求人權的領袖,都不能夠在這些運動中勝利。北京就想把爭取人權和民主運動的,無論是領袖,還是支持者,把他們的信心打擊下來,希望他們放棄追求民主與人權。”
法廣:如果港人現在既不能上街遊行,又不能參加選舉,一年後,民間的反對力量是不是會越發聚集起來呢?
成名:“有可能的,有可能。當然,也要看現在的疫情的發展,有可能不用等到一年。不可能永遠不讓人上街遊行。我覺得現在的高壓政策其實讓香港人很生氣,不少香港人真的會離開香港。但是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或願意離開香港。所以,在未來一年會有很多變動。對於很多人來說,去與留都是很困難的決定。但是國安法不得民心是很明顯的。有專家民調顯示,六成多的香港人反對國安法,這很明顯。還有我們的特首,就在幾天前,她的民意支持已經到她上任以來的新低,比上一任的梁振英還低。所以,我覺得,這個信息還是很清楚的。”
香港立法會共有70名成員,本屆立法會於2016年選舉產生。泛民主派當時贏得了其中29個席位,但6名議員後來被指責宣誓無效而被取消資格。泛民主派期望在原定於9月選舉中拿下35個議席,以便抵制北京強推港人不希望接受的法案。而這恰恰是北京不願看到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