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調:港人對前景、自由失信心 14%「非民主派」亦擬移民
發表時間:
在中國加強箝制香港後,一項調查發現,六成半港人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環境沒有信心,不少人更打算移民,但打算移民的,並非只是「民主派」支持者,自認「非民主派」支持者的市民當中,有14%表示有移民計畫,比「民主派」支持者少16個百分點,主要原因是憂慮香港不再自由。負責研究的學者指,數據反映建制派亦「支離破碎」,港府若不重視,將面對管治困難的局面。
香港民意研究所昨(19日)午公布有關香港移民潮的調查結果,發現有九成半「民主派」支持者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環境無信心,而「非民主派」支持者則有四成三無信心,比有信心的還多了三個百分點;綜合而言,65%港人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環境無信心,只有25%表示對未來有信心。另外,對香港經濟前景有信心的,亦僅僅過半,有52%,而聲稱有信心的,更只有24%。
在這背景下,調查顯示,有69%受訪者表示,目前沒有計畫永久離開香港,但有42%受訪者指,如果情況變差至不能接受,便會設法離開,無論任何情況下均不會離開的則有27%。
另外,聲言有計畫永久離港的人佔21%,有2%更是已經永久離開。值得關注的是,若以政治取態分類,「民主派」支持者中有三成人表示有計畫永久離開香港,「非民主派」支持者的相關佔比亦有一成四。
被問到香港甚麼方面變差促使其永久離開香港時,約38%的受訪者選擇個人自由,比聲稱因為「香港的政治」(17%)而會離開的人多一倍以上;其後是個人生活水平和家人前途各佔11%,而香港的經濟前景則只佔6%。
出席民調發布會的中文大學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葉國豪表示,有一成四的「非民主派」支持者有計畫移民,是一個不好的信號。他指出,人才流失會影響經濟發展,香港需要更多高質素,且以此地為家的人,可惜港府似乎不太重視。負責相關民調計畫的名譽總監黃偉國指出,數據反映「非民主派」,或建制派內部亦可能是「支離破碎」,促請港府重視移民潮,否則將會面對管治困難。
親北京人士對港人移民向有「留島不留人」之說,但曾在中資銀行任職首席分析師的羅家聰日前在網上接受訪問時表示,北京政府內有人以為,可以把中國內地人輸送至港以補充港人外移,但問題是眼見中國如此對待香港,有能力的中國人不會來,願意來港的亦會越來越差。他以自身在中大教學的經驗指出,最初來港就讀的,質素頗高,但其後則每況愈下。
香港民意研究所的民調在本月15至18日以網上調查形式主行,受訪者約有5700人。
民研於3月15至18日以網上調查形式訪問近5,700人,結果顯示65%受訪者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環境無信心,有信心佔25%。在非民主派支持者中,有信心及無信心的受訪者相若,分別佔40%及43%,而自稱民主派支持者則有95%表示無信心,5%稱有信心。
被問到對香港人未來享有的個人自由有多大信心,64% 稱無信心,29%表示有信心,民主派支持者中有93%受訪者表示無信心,5%受訪者稱有信心。調查亦顯示,52%受訪者對香港經濟前景無信心,24%表示有信心。
出席發布會的中大社會科學院客席講師葉國豪表示,受訪港人對香港未來的政治環境的信心低,且較重視自由等核心價值,整體上比較悲觀,尤以民主派支持者為甚,但是否為移民主因仍需作進一步分析。
他強調,調查結果中打算離港的比例同樣值得留意,調查反映有21%受訪者有計畫移民,即使是非民主派支持者中,亦有14%有計畫移民,這是一個不好的信號。因人才流失會影響經濟發展,香港需要更多高質素,且以此地為家的人,唯政府似乎不太重視。
他還表示,港人擔心兩地經濟制體不同是九七移民潮主因之一,然而2003年前的香港相對穩定,中央插手也較少,因此不少港人迴流。但從這次調查可見,新一波移民潮或跟之前不一樣,因為政治、言論空間已不同,港人移民後未必會迴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