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氣候新峰會挨批:以犧牲最脆弱國家為代價達成 "最低限度 "協議
發表時間:
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於11月13日星期六在格拉斯哥結束,雖然晚了一天,但印度卻發動了一場重大的“政變”,在最後一秒通過最終文本之前,成功地修改了關於煤炭的條款。
據本台報道說,這不是英國主席國所打算的以這種方式結束COP26會議:其主席阿洛克-夏爾馬無法掩飾他的情緒,也許還有他的羞愧,他向他曾承諾要捍衛的小國道歉,並說他對這個結果 "深感抱歉"。
瑞典青年活動家格蕾塔-童貝里指責道,"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只是說說而已。真正的工作是在這些大廳之外進行的,我們永遠不會停止。"
要求周六接受最終文本的全體會議花了極長的時間才開始,討價還價在走道上繼續進行,最後得知印度在中國的支持下,在最後一秒獲得了一項重要的修改:最終文本不再談及逐步淘汰煤炭,而是逐步減少煤炭。
此消息立即引發一片嘩然,有數個國家發出官方抗議,但最終因為太遲而吞下了蛇膽之苦,文本最終被接受。
而另一個令人失望的是,在對發展中國家適應氣候變化缺乏足夠的財政承諾之後,或者除了幾百萬美元區區數目,完全沒有預算用於損失和損害,即氣候變化造成的不可彌補的損害。
非政府組織也對這次峰會提出了非常尖銳的批評,特別是由於未能就已經受到氣候變化相關災害影響的國家所遭受的損失和損害的額外資金達成一致,更引發譴責。據氣候行動網絡說:"第二十六屆締約方會議是一個北方的締約方會議,反映了富國的優先事項"。而“關愛法國”批評是 "污染國和脆弱國之間的聾子對話"。對於法國綠色和平組織及其發言人Clément Sénéchal來說,這次COP26的結果如果 “不是慘敗,至少也是非常不充分的。”
據瑞典氣候和環境部長佩爾-博倫德(Per Bolund)回應說,"當然,我感到非常失望。如果我們聽從科學,唯一的解決辦法就是停止使用煤炭,我們必須坦誠相待," 佩爾-博倫德(Per Bolund)說,關於煤炭的文字不應該被修改。但另一方面,我們知道有一些國家,或者至少他們是這樣認為的,是依賴煤炭的。而且我們有一些國家想繼續尋找石油。我們要想達成協議,他們就必須接受文本。所以他們當然有一定的分量。
據本台報道說,儘管在印度的推動下出現了這種改變,但很多人仍然對該文本的象徵意義持樂觀態度。綠色和平組織主任珍妮弗-摩根(Jennifer Morgan)說:“我不認為變換了一個詞就能改變信號,而我們在這次會議上得到的信號很清楚:煤炭正在被淘汰。這是兩件事的結合:首先,它第一次在聯合國的文本中如此明確地被提及--儘管我們希望措辭更有力--然後是上周新的國家承諾放棄煤炭,如越南和烏克蘭,以及20個國家承諾停止資助化石燃料。”
對於COP26東道國負責人鮑里斯-約翰遜來說,"所簽署的協議是向前邁出的一大步,即使在未來幾年仍有許多工作要做"。
據該報道,在任何情況下,這次締約方會議首先肯定不會是受氣候變化威脅的窮國和小國的會議。他們的要求直到最後也沒有能夠被聽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