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縱橫

非洲電信業:與中國的比賽?

發表時間:

對國際投資者來說,非洲已成為下一個樂園。 不過為確保投資安全,沒有便捷的電信網絡是不可能的。 所以這一市場顯得非常有利可圖。 那麼國際電信巨頭們是否開始各展其能發起佔領非洲大陸之戰呢? 就此問題,和法廣同屬法國世界媒體集團的法國電視24台的專欄節目《經濟智能對話》,和專門從事電信設備部署工程的Global Technologies公司總裁讓·保羅·施泰尼茲進行了探討。在今天的節目里,就為大家介紹這一對話的具體內容歡迎收聽。

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
中國電信設備巨頭華為。 AFP/File
廣告

《經濟智能對話》:是否能先介紹一下你的公司,有多少職工,在哪些地方有業務?

J P S:我們公司是一家電信服務的公司,百分百以各種形式為電信業服務,包括衛星通信、通訊微調器、光纜、等等,我們在全球四十多個國家開展業務,主要業務在非洲和中亞國家,在阿富汗為聯合國和大型公司如軍用電子公司達萊斯(dalaise)、空客集團提供服務,我們公司的宗旨是從一而終,無論電信領域的特別技術要求是什麼,我們都從一開始的網絡設計一直到網絡運營中心投產後的運營。

《經濟智能對話》:為什麼選擇在哪些危險性高的地區開展工作呢?

J P S:這個特別之處是長期以來,公司在運營中逐步形成的,大約十五年前,我們和達萊斯公司合作中阿富汗工作,在喀布爾、馬紮里沙里夫、坎大哈、賈拉拉巴德,這些有軍事指揮中心的城市發展。從這之後,我們的專長已經有十幾年了,我們在那些被稱作高危國家開展工作,就是說有很多限制、有敵意的國家,如索馬里、馬里、俄國,很多限制不是與安保有關的,就是與後勤保障,或是與氣候有關。

《經濟智能對話》:那也就是說要有非同尋常的能力來應對了?

J P S:是的,當然要有不同尋常的能力,首先在人員招聘層面上上,人事部門要尋找符合這類工作需要的社會類型人才,這種工作不一定適合普通人。

《經濟智能對話》:那麼在科技層面上呢?

J P S:在科技層面上,問題是很多樣化的。要知道,衛星通迅技術需要適應所在國家的地理限制,如山地很多的國家——阿富汗,或是戈壁國家,通話距離非常遙遠, 如毛里塔尼亞,在那裡當然不能在荒蕪的戈壁鋪設上千公里的光纜來解決通訊問題,基本上會選用衛星技術。總的來說,國家地理條件的限制促使我們選擇用哪些我們開發的技術類型以及通訊網絡的類型。

《經濟智能對話》:非洲大陸是否是一個令人滿意的市場呢?

J P S:非洲大陸是個很苛刻的市場。因為我們公司在那裡碰到的困難經常與基建所需的資金有關,所以我們提出了維護和使用成本方式報價(OPEX)。這種報價與建設成本報價(CAPEX)不同,就是我們自己出資為客戶國投資組建電信網絡,然後將設施、設備出租給客戶的形式,收回投資,出租年限為三年到十年。

《經濟智能對話》:你們不製造器材、設備。

J P S:對,我們是集成商。

《經濟智能對話》:所以你們購買器材

J P S:是的

《經濟智能對話》:那麼,有哪些限制呢?因為知道近年來湧現出的各種問題,尤其是與中國有關的, 在購買時有哪些對器材、設備安保的限制?

J P S:這個問題真是一點都不單純。安保限制,當談到某些中國製造商的時候,有技術事實,還有很多對這問題的想象。技術事實方面,基本上那些大型運用商,如在全球使用GSF框架的網絡或是手機通訊網絡,都使用中國製造商生產的基礎設施。

《經濟智能對話》:不提名字,其實是華為。

J P S:是華為。那就是說,目前的美中貿易戰,力求達到讓美國重掌電信基礎設施第一供應商的地位,所有這些被掩飾在安保問題之下,當然安保問題可能確實存在,在某些事件中是可以確實存在的,總的來說,要分清技術幻想和技術事實。

《經濟智能對話》:那你們為北約或是軍方工作時,是怎麼樣的呢?我猜想他們會要求你們(公司)好好檢查,保證沒有可能引發間諜活動、尤其是有關中國的器材設備。

J P S:確實是這樣。我們集團——Global Technologies是北約的大型供應商之一。最近,贏得了北約的一項合同,在未來五年力求向北約提供它所需要的所有(電信)技術。

《經濟智能對話》:裡面不會有很多華為的設備吧。

J P S:確實不會有太多華為的器材設備。出於懷疑、出於謹慎。

《經濟智能對話》:那非洲人,他們是怎麼反應的,當你建議(器材設備)的時候,他們是不是無所謂?

J P S:是,也不是,因為說到底產品的價錢在那裡擺着呢!華為產品的價格總的來說比諾基亞、愛立信或是其他品牌的便宜。可我們作為網絡的設計者,當然經常有使用設備的選擇權。舉個例子,我們最近剛剛中標阿爾及利亞的大型天線項目。除去製造機密不談,為了能有競爭力,回應標書的要求,與其聯繫那些熟悉的、在美國的大型供應商,我們聯繫了中國的供貨商,但是訂購的產品是沒有很大技術含量的,相對放大器等其他(技術含量高的)器材。因為中國供貨商(提供的產品)都是有詳細的功能規格清單,在大型天線發貨前,我們會去中國進行核對也就是說我們構思設計了一個通信系統,並由我們集團旗下的Metracom公司來進行建成組裝,可選擇使用器材與美國產品相比可能會有的(安保)風險還是由我們來承擔。